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未来十天东北地区旱区降雨将增多 利于旱情缓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26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指出:进入6月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出现明显的温高雨少时段,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8成,吉林、辽宁偏少8成至1倍;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以上,吉林、辽宁偏高2-4℃。吉林、辽宁区域平均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吉林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辽宁居历史同期第2位。特别是6月4日以来,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显著偏少。6月4-24日,吉林、辽宁区域平均气温分别较常年同期高3.5℃、2.8℃,平均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同期少90%、94.1%。

    针对东北地区严峻的旱情,气象部门全力做好预报服务工作。中央气象台严密监视旱区天气变化和旱情趋势,加强与东北地区气象部门的天气会商;吉林省气象局于近日发布了干旱橙色预警信号,吉林省政府依据气象预警紧急启动了2级干旱预警;沈阳区域中心气象台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信息,进一步做好人工增雨的准备工作。

    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显示,预计未来三天,东北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其东北部和南部,一般为小到中雨或雷阵雨;而干旱较严重的辽宁西部、吉林西部等地没有明显降雨,不利于旱情的缓和。

    未来10天,东北地区降雨较前期总体而言将呈增多趋势,雨量分布不均,总降雨量一般有25-40毫米;大部地区降雨量基本与常年同期持平,局部地区降雨量偏多;主要降雨时段位于25-26日、27-28日、30日至7月1日以及7月3日前后。其中27-28日,吉林、辽宁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降雨量一般有10-25毫米,局部30-50毫米。上述地区的降雨将有望改善东北地区的土壤墒情,使旱区大部的旱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和,局部地区的旱情将有望缓解。(蒙嘉川)  

辽宁吉林发生特大夏旱 国家防总与两省紧急会商

    针对东北地区急剧发展的严重旱情,6月25日下午,国家防总召集财政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和气象局等成员单位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与辽宁、吉林两省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同志举行异地会商,研究分析两省旱情发展趋势,部署抗旱工作措施。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参加会商并讲话,辽宁省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吉林省常务副省长田学仁等参加会商并介绍了当地旱情和抗旱工作情况。

国家防总:截至6月25日耕地受旱面积达1.66亿亩

    记者25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截至6月25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6亿亩(多年同期平均1.50亿亩),其中作物受旱1.38亿亩(重旱4707万亩),有868万人、760万头大牲畜(多年同期均值970万人、611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近日,我国西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大部、华北部分地区作物因降雨受旱状况有所缓和,但辽宁、吉林大部和内蒙古东部持续无降雨,旱情急剧发展。

辽宁吉林发生特大夏旱 国家防总部署5项抗旱工作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严重偏枯,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旱情发展迅速。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近期两省仍将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河道来水仍然偏枯,水库蓄水不足状况也不会有大的改善,旱情形势不容乐观。

全国1.5亿亩耕地受旱 辽吉等重旱区全力抗旱救灾

   6月15日,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高阳镇伏头村村民马章锁在展示干枯的玉米叶。因为持续干旱,伏头村1500亩春玉米面临干枯绝收。陕西粮食主产区渭南市遭遇严重的冬、春、夏连旱。目前,全市170多万人受灾,300万亩农作物受旱,19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新华社记者 陈钢 摄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消息,截至6月21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52亿亩,其中作物受旱1.22亿亩,有836万人、73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目前,辽吉蒙等地旱情发展迅速,辽宁省已经启动Ⅱ级响应。国家防总已于6月20日派出工作组,赴辽宁、吉林两省重旱地区,检查指导并支持重旱区开展抗旱工作。

水旱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表现在三方面

 

    6月25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图为程殿龙浏览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姚勇摄

    [程殿龙]应该说水旱灾害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既有自然条件因素所致,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呢?第一,七大江河中下游洪灾仍然是严重的威胁,历史上也有很多洪灾泛滥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事件。第二,干旱缺水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说在北方干旱缺水,无论对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一种威胁,甚至对生态也造成严重的影响。也造成牧区草场退化、沙化,这些年确实很严重。第三,对生态的影响也是很严重。一场暴雨,水、沙、石俱下,对生活影响也很大。北方缺水,地下水有限,抽取地下水以后,造成土地沉降、沙化等。也就是说由于干旱引发的次自然灾害,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北方旱情较为严重 吉林、辽宁三分之二耕地受旱

    [程殿龙]今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北方地区旱情都比较重。北方主要是西北东部、华北北部以及东北大部。最近西北东部降了一些雨,给人感觉旱情有缓解,但是对西北地区的吃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于6月7日、8日到甘肃,去了会宁县,会宁县是黄土高原的沟壑区,我到老乡家里去看,吃水相当困难。有的地方一般是5公里之外的地方拉水回来,更远的地方要到20公里以外,这样成本大大增加,有的一方水要70块钱,而北京市一吨自来水是3.7元。所以对老乡来说,吃水问题相当严重。

吉林省抓好抗旱工作 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9亿元

 
 
 相关链接
· 北方旱情较为严重 吉林、辽宁三分之二耕地受旱
· 辽宁省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报 旱情仍持续发展
· 辽吉蒙等地旱情发展迅速 全国1.52亿亩耕地受旱
· 河南省出现大范围降雨 持续两个月旱情得到缓解
· 山东省迎来入汛后首场大雨 全省旱情基本解除
· 甘肃遭遇70年罕见旱情 农作物受灾面积2569万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