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晚,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专场文艺晚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隆重举行。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等河南省领导在文艺晚会结束后,与河南省话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工作者一起合影。(陈伟 摄)
7月1日晚,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专场文艺晚会“岁月如歌”在河南省人民会堂隆重举行。河南省领导徐光春、陈全国、王全书、孔玉芳、刘怀廉、颜纪雄、王明义、李柏拴、袁祖亮、张大卫、刘其文、赵江涛等亲切会见老话剧艺术家代表和演职人员,并和1000多名群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百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话剧艺术工作者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创作了一批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塑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舞台形象,河南话剧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会见时,徐光春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采取话剧专场演出的形式,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6周年暨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很有意义。100年来,中国话剧生动记录了我国百年历史的发展,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为革命胜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应有贡献。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包括话剧艺术在内的文艺事业发展。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话剧的历史功绩给予充分肯定,对话剧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徐光春说,1952年河南省话剧团成立以来,河南省话剧艺术得到长足发展,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人民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广大观众对《龙马精神》、《焦裕禄》等剧目印象深刻、记忆犹新。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话剧艺术,徐光春强调要做到四点:首先,话剧的魅力在个性,要更好地发挥话剧的艺术功能,更好地张扬话剧的艺术特质,更好地吸取其他艺术的营养,丰富和发展话剧。其二,话剧的生命在创新,要通过创新使话剧永葆青春。其三,话剧的影响在观众,要用好的形式、好的内容吸引观众,扩大话剧的社会影响。其四,话剧的力量在市场,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话剧艺术的活力和竞争力。
徐光春表示,河南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包括话剧艺术在内的各种艺术形态发展壮大。衷心希望河南话剧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艺术魅力。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河南省话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工作者向观众们奉献了该院的原创剧目《龙马精神》、《焦裕禄》、《水上吉卜赛》、《区委书记》以及中外经典名剧《原野》、《蔡文姬》等片断。整场演出集中展示了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震撼力,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万川明 陈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