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坚决完成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任务
根据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在深入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形势的基础上,教育部已就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50万人,力争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教育部此前已经印发了《关于做好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指导性招生计划的通知》,把800万人招生任务具体分解到了各地,对如何做好招生工作做出了部署。各地也都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认真总结招生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情况,制定政策措施,召开专门会议,层层分解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招生工作,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刚刚开始,任务还十分艰巨。200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再扩大50万人,总规模达到800万人,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是一场硬仗,必须打好。
第一,把握机遇,千方百计,务求实现今年中职招生800万人的目标。
当前,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前重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中等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整个事业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心气很足。近些年,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办学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招生能力有所增强,为做好中职扩招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助范围的大规模扩大,资助强度的大幅度提高,对我们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为我们做好今年的中职招生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根据分析,2007年全国有初中毕业生2000万人左右,其中有850万人将升入普通高中,还有1200万初中毕业生,理论上都是我们招生的对象。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得认真、扎实、到位,吸引800万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完全可能,今年再扩大招生50万人的空间是存在的。各地一定要抓住大好时机,积极工作,乘势而上,努力完成今年招生800万人的目标,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要满腔热情地做好今年的中职招生工作:初中毕业生只要愿意,都可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还要积极吸引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复员转业军人加入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行列;要积极帮助愿意招生的学校包括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招到学生。
第二,创新体制,健全机构,为今年的中职招生工作提供切实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近几年来,教育部一直在不断地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2005年印发的《关于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要建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重在宏观调控,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抓好县级和学校落实,统分结合、以市(地)为主、责任明确、统筹管理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在年度招生计划指导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确定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规模。在制定招生政策和办法上,实行 “五统一”。这些做法和措施对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特别是实现2005年和2006年连续扩招100万人的目标,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做好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又强调,各地要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机构,按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统筹本地区及外地各种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确定招生计划、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做好组织生源、招生录取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成立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部分省(区、市)还建立了两级或三级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专门机构。例如,江苏省不仅省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而且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也都建立了这样的领导小组,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实施,规范招生行为。湖北省在各市(州)、县(市、区)都建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教育、发改委、财政、人事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实行统筹管理,并明确此项工作由各级招办负责统一组织实施。重庆市教委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管理体制,将包括技工学校在内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全部纳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公室统一管理和实施。各地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仅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而且对巩固和发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良好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经验,根据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机构,为此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机构的通知》。我们考虑,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录取的具体工作从行政业务中分离出来,统一交由各地中招机构负责。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民办学校等按归属部门和类别分别自行组织招生的现行做法,实行在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统筹协调、统筹规划,由中招办负责统一组织生源,统一安排和利用高中阶段学校教育资源,统一组织实施招生工作的招生管理体制和招生运行机制。
第三,从严治招,加强管理,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2005年和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连续两年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招生工作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过程中,少数地方的部分学校也出现了违规办学、买卖生源和非法中介参与招生等严重问题。今年以来,有关媒体报道了安徽、重庆等地个别地方存在招生不规范,靠回扣争夺生源的问题。报道的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却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损害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形象,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严重关切。
造成学校间抢拉生源、恶性竞争、有偿招生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区域内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有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问题,也有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现行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各自为政的招生管理体制和招生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深切感到,深化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招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从根本改变招生秩序混乱、杜绝生源大战和有偿招生的根本出路。加强管理、规范秩序、严肃纪律,是维护学生权益和学校利益,促进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保障。各地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招生工作的规范管理,严肃招生纪律,严禁违规招生。对违反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政策、扰乱招生秩序、非法办学、非法招生、有偿招生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做好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年要突出做好这三件事情,进而带动中等职业教育其他各项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推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实现新的突破,开创新的局面。各级教育部门、所有中等职业学校,要坚决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宣传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制度建设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