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 铁腕治污科学治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9日   来源:新华日报

    太湖,这颗镶嵌在长三角的明珠,一直是苏南地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

    明珠蒙尘,是长三角发展之痛,更是沿湖3000多万百姓之痛。

    正因为此,7月7日在无锡召开的全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格外引人关注。会议对彻底治理太湖作出全面部署,无疑将成为“让太湖美重回江南大地”的新起点。

    “像抓富民优先那样抓环保优先,像保护长江那样保护太湖,将环保‘十优先’落实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全面展开环保治污与环境危机抢速度的战斗!”会议向全省上下发出了全力打好太湖水环境整治攻坚战的动员令。

    凝心聚力,同策同力;不负重托,不负民望;全民动员,全力以赴。让太湖水活起来、清起来、美起来,正成为太湖流域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期盼、共同的行动。

    痛定思痛:把彻底治理太湖作为江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任务,切实回报人民的期待与信任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从危机中增强忧患意识、环境意识。在经历太湖蓝藻暴发事件之后,痛定思痛,居危思所以危,成为上至江苏省委、省政府,下至广大基层干群的共同态度。

    “要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定信心,下更大的决心,以更高的标准,用更严的措施,彻底治理太湖。”省委书记李源潮的这一番话,铿锵有力,引起所有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太湖的生态危机,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痛切地再次感受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还存在“盲点”和不足。

    与会同志深刻地认识到,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太湖地区的发展,太湖周边的环境容量和土地资源已经无法承载如此密集的人口、产业和城市的增长。江苏是全国环境容量最小、也是世界环境容量最小的地区之一。就单位面积的污染承载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的2.3倍,江苏又是全国的6倍,而环太湖地区又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

    苏南全面小康建设要补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这一课!环境保护,不能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这成为与会者的共同意愿。

    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这次会议对治理太湖水污染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要求、全新的责任。以大量消耗前人留给我们的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就是少一点GDP,也要把环境治理好。”

    根据江苏总体上全面达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序要求,会议提出了太湖治理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即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实现太湖水质明显好转;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恢复太湖地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对此,不少与会的市县长认为,是否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他们感言,无论经济怎样繁荣发达,如果不能让老百姓饮用干净的水,人民群众就不会认可我们的全面小康模式,江苏全面小康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被颠覆。

    无锡洛社镇党委书记杨建平坦言,作为苏南地区工业发达的乡镇,必须思考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如果连安全的水都喝不上,这样的发展又是为了什么?”

    彻底治理太湖,没有任何退路,也别无选择,惟有勇于担负起这一历史责任,切实回报苏南人民的期待与信任。江阴市市长王锡南说,对这次水污染事件,我感觉有“四痛”:痛心疾首、痛定思痛、痛苦选择、痛下决心——环保,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痛下决心: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早日还太湖一湖清水

    “铁腕治污,必须态度更坚决,行动更有力,标准更严格。”

    “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最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

    “这个代价必须花,这个决心必须下,这个共识必须形成。”

    一连串的“更”!一连串的“最”!一连串的“必须”!省领导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每一位与会者深深感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也深深体悟到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我们深感责任重于泰山!”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说,无锡的人口密度、产业密度和城市密度在环太湖地区都是最高的,因此,必须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最强的措施,站在对党、对人民、对自然高度负责的立场上,负起应有的责任。

    彻底治理太湖,治水是治标,治污是治本。要对太湖实行全面、系统、科学、严格的治理,必须科学规划、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双管齐下,一手抓减少入湖污染物总量,一手抓增强湖体自净能力。

    审时度势,痛下决心;依靠法律,尊重科学。会议明确了治理太湖的八大关键措施———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

    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做到“三个不批”:属于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批,排污超过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不批,超过排污控制指标的地区新增排污的项目不批。

    加大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处理标准、尾水和污泥再生利用率“三个大幅提高”。

    还要严格控制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快调水引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疏浚清淤和生态修复;着力提高科技治污水平;强化环保执法监管……

    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是与会同志的共识。苏州市副市长谭颖指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举措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很强。苏州要全力以赴打好四个攻坚战:一是超标点源攻坚战,二是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达标攻坚战,三是农业面源控制和围养清除攻坚战,四是农村生活污染集中治理攻坚战。

    地处太湖上游的宜兴,位于太湖水污染防治的第一线。市委书记蒋洪亮表示,要从水污染防治最薄弱的环节抓起,从源头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花大力气整治小化工企业。近年,宜兴将关闭化工企业270家。同时,退出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琉璃瓦产业和开山采矿业。

    吴江,居江浙沪交界,承担着送清水到上海的重任。市委书记朱民提出要用“五铁”精神———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血心肠、铁面无私,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这次会议,认识之高、措施之严是空前的。这样真正抓下去,太湖变清、变美大有希望!”省政协环资委副主任李国平的一席话,道出了与会者的心声。

    痛快转型: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打赢太湖治理攻坚战

    以环保优先的理念引领太湖治理的实践,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思路的转变,成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在水利上,要把区域工作重点由水量安全转到水质安全。”

    “在环保上,要从重微观达标转到重总量控制。”

    “在市政建设上,工作重点要从保障用水供给转向保障供水安全。”

    “在产业发展上,要由重货币化成本转向更重环境和资源代价。”

    观念与思路的转变,得到了与会同志的充分认可。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表示,宁愿发展缓一点,也要把太湖治理好。发改委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两高两低”产业,三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说,环保部门将在太湖流域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对COD、总磷、总氮、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提出控制目标”;“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和不能按计划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地区,实施‘区域限批’。”

    彻底治理太湖,必须建立以利益导向为核心的一系列长效机制,把治污控源纳入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轨道。

    记者注意到,会议提出了两大体制机制创新:一要全面落实治太目标管理责任制,包括落实工作责任、落实政策措施、落实督查考核。二要充分发挥价格调节机制的作用,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说,这次太湖治理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地方党委、政府是最主要的责任主体,尤其乡镇一级是难度最大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不能推诿,要形成合力,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把责任转化为促进发展的良好机遇,确保不让污水流进老百姓的家里。

    会议明确,把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有关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无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盛克勤对此很是认同。他表示,无锡要切实解决干部政绩考核“指挥棒”问题,加大“环保优先”指标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省政府已决定,今年7月1日起,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促进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年底前,提高太湖流域市、县水处理费标准;明年在太湖流域乡镇建成区开征污水处理费。对此,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让“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应该成为更为鲜明的政策导向,通过增强企业减排治污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太湖水质根本好转。

    “谁污染谁受害,谁治污谁得益”;“不能让政府埋单、百姓遭殃、老板赚钱”;“不得罪污染者,就得罪了老百姓”;“与其我们自己走绝路,不如把污染者逼上绝路”……讨论中,与会同志一句句严厉之辞、慷慨之声,不仅表达出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的强硬决心和信心,更传递出落实环保优先、践行科学发展的理性与责任。 (记者 顾雷鸣 陆峰 李扬 江锡民 杭春燕)

 
 
 相关链接
· 李源潮:彻底治理太湖 严重失职者丢官"下课"
· 江苏省政府与苏南五市签订太湖水污染治理责任书
· 江苏省委省政府无锡召开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
· 江苏:太湖地区明年底前将淘汰2150家小化工企业
· 曾培炎副总理在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谈会上的讲话
· 生态科普:太湖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