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六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体制机制”。本届研讨会正式收集的论文数量达170多篇,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此前,已分别在18、19日举行了两场专题研讨会,40篇优秀论文获得者参加了演讲,最终入选的10位优秀论文作者在今天的大会上做了发言。这次研讨会进一步突出了中青年的特点,主持人首次由中青年干部担当,评委由专家评委和青年评委共同组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凯在研讨会开幕式致辞时指出,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已成为中青年同志交流思想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推动全委重大问题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马凯指出,29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取得的每一项举世公认的成就都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展望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真正地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和谐发展之路,走出一条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发展道路,关键还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消除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使发展和改革相互促进,相互衔接,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所在,是全委同志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
马凯强调了研究和推进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坚持改革方向,在“结合”上下功夫。我们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是新体制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新体制的质的规定性。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任何一种片面性,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是继续解放思想,在“创新”上下功夫。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不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和办法,都要逐步进行改革。特别要注意运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实践来推动理论创新,再用理论创新去指导、促进改革的实践和新制度的建立。三是清醒认识国情,在“求实”上下功夫。改革不能从概念出发,也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发展之路。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淡水、矿产资源等人均水平很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非常突出,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进行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基本国情。四是科学选择路径,在“可行”上下功夫。一项改革要取得成功,至少要抓好三个环节。首先是要对原有制度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其次是要对新体制的目标或者模式有正确的描述;第三是要找到由“此岸”达到“彼岸”的“桥”和“路”。批判不能代替建设,目标不能代替过程,作为改革者,既要对旧体制进行批判,对新体制进行憧憬,更重要的是要具体策划怎样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五是注重配套推进,在“兼顾”上下功夫。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突破、综合配套、循序渐进。特别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安排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马凯最后指出,当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必须更加系统地谋划改革大业,更加全面地拓展我们的视野,更加深刻地更新我们的思维。希望全委广大中青年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要谦虚谨慎,又要朝气蓬勃,既要学习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又要与时俱进,有敢于超越前人的勇气,实事求是地提出新观点、新见解,为发展改革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
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之鑫在闭幕式讲话时,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组织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并希望广大中青年干部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履行好职责,为做好发展改革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
委党组其他成员和委机关及委属单位的干部职工60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