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淮河上游干流第二次洪水过程洪峰于15日12时通过河南省息县,洪峰水位42.03米,超过警戒水位(41.5米)0.53米,相应流量4320立方米每秒。王家坝水位16日12时涨到28.78米,较15日12时上涨0.52米,超过警戒水位(27.5米)1.28米。据预测,这次洪峰将于16日晚通过王家坝,本次洪水过程的量级不会超过上次洪水。

王家坝(安徽),2007年7月6日
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下河段维持高水位并缓慢回落,仍超过警戒水位1.48~0.22米。下游洪泽湖水位稳中有降,16日8时蒋坝站水位13.72米,超过警戒水位(13.50)0.22米,入湖流量10200立方米每秒,出湖流量10900立方米每秒。
沿淮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淮河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急部署迎战淮河第二次洪水过程和下阶段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目前三省共有38万人上堤防守,其中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3400多人、民兵预备役17000多人。
截至7月16日统计,这次淮河洪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370万亩,成灾1304万亩,受灾人口2042万人,倒塌房屋7.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与1991年和2003年洪灾相比,受灾面积分别少2398万亩和4902万亩;启用行蓄洪区涉及人口分别减少60.2万人和9.8万人;紧急转移人口、防守人数和险情分别较2003年减少154万人、252万人和1619处。今年淮河防汛抗洪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一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亲临一线指导抗洪抢险工作;二是得益于治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挥了显著作用,实施沿淮行蓄洪区改造和低洼地区移民建房,大大减少了受灾人口和淹没损失;三是得益于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洪,依法防洪,及时启动预案,果断决策,合理有序调度水库、闸坝、行蓄洪区、泄水通道等防洪工程,始终掌控抗洪主动权;四是得益于河南、安徽、江苏沿淮三省各级党委、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部门靠前指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充分动员,最大程度地减轻洪水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据预报,未来3天,我国淮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地将再次出现强降雨过程,淮河将面临新一轮洪水过程,国家防总要求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科学防控,紧张有序,统筹安排,强化措施,准备迎战更大的洪水。


数万解放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迎战淮河第二次洪水
为迎战即将到来的第二次洪水和第三次洪峰,确保淮河大堤安全,3万多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正日夜坚守在淮河两岸,巡坝固堤,排漏查险。
淮河第一次洪峰15日凌晨已安然进入下游的洪泽湖
15日凌晨,淮河第一次洪峰已安然进入下游的洪泽湖。
记者从江苏省洪泽县防指获悉,15日6时,洪泽湖蒋坝水位13.63米,超警戒水位0.13米。由于洪泽湖的4条行洪通道全部开启泄洪,连续几天出湖流量大于入湖流量,洪泽湖水位目前正稳中有降。
为迎更大洪峰 淮河王家坝开闸45小时后首次关闸

记者在王家坝现场看到,关闸后的闸门内外水面平静,全然不见开闸时的湍急水流。在闸下蓄洪区水面上波光点点,十几只小木船正泛舟湖上,忙着捕鱼。靠近堤坝附近的水面上穿着橙色救生衣的武警正驾着木船逐段巡查堤防安全。
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流域性洪水 洪峰已过王家坝
7月11日4时,淮河干流王家坝水文站出现洪峰,水位29.59米,相应流量8030立方米每秒。目前洪水正在向王家坝下游推进,淮河干流中下游水位快速上涨,各主要控制站全面超过警戒水位,超警幅度为2.05—3.49米。11日12时,淮河干流王家坝为29.55米,超过保证水位0.25米,较今日4时洪峰水位下降0.04米;润河集水位涨至27.79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04米,较昨日12时上涨0.71米;正阳关水位涨至26.30米,超过警戒水位2.30米,较昨日12时上涨0.97米;洪泽湖蒋坝水位涨至13.86米,超过警戒水位0.36米,较昨日12时上涨0.04米。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防汛形势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