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以来,重庆、四川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暴雨,长江支流璧南河等一些江河洪水暴涨,重庆市璧山县城、沙坪坝区陈家桥镇等一些沿河城镇进水受淹,有大量群众一度被洪水围困。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18日作出明确批示,要求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指导,抓紧转移受洪水威胁的群众,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坚决避免发生群死群伤事件。
18日,由水利部矫勇副部长带队,水利部、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等组成的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重庆和四川灾区,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17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根据预案紧急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加强了预测预报和会商,并连夜派出工作组赶往灾区。应重庆市请求,国家防总18日紧急调拨大量防汛抢险物资运赴灾区。目前,当地仍在紧张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截止18日16时,受淹最重的重庆市璧山县城、沙坪坝区陈家桥镇等处的洪水已退落,回归了河道;受洪水围困的群众已没有生命威胁。初步统计,重庆市共造成29个区县、516万多人和152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6.78万人,因灾死亡36人、失踪1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1.42亿元。

重庆遭遇百年一遇暴雨 516.79万人受灾 死亡32人
7月16日以来,重庆西部、中部和南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引发严重的山洪、内涝和地质灾害。截至7月18日,此次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29个区(县)、354个乡镇(街道)受灾,沙坪坝区、璧山县、铜梁县城区进水受淹,受灾人口516.79万人,因灾死亡32人,失踪12人,紧急转移安置26.78万人;倒塌房屋1.96万间,损坏房屋5.9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52.75千公顷,绝收面积12.34千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4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7.33亿元。
重庆主城24小时降雨266.6毫米创115年来最高纪录
17日的暴雨刷新了重庆主城区气象史上的纪录。沙坪坝气象观测站的数据表明,24小时内重庆主城区降雨量达到266.6毫米,创造了重庆市主城区有气象纪录115年来降雨量的最高纪录。
重庆遭受洪涝灾害 民政部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7月17日,汽车在重庆渝北区一处积水中行进。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针对重庆暴雨洪涝灾情,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于17日17时紧急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由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慰问灾民,协助地方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暴雨袭击重庆12区县 全市启动防汛二级橙色预警
据重庆市防汛办7月17日17时提供的消息,16日至17日17时,重庆已有12个区县出现暴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200多毫米的特大暴雨。鉴于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17日中午,启动全市防汛二级(重大)橙色预警,各地各部门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暴雨袭重庆 主城区部分监测站点雨量达200多毫米
从17日凌晨开始,一场罕见的大暴雨袭击了重庆。早晨8点之前,重庆气象台连续发布了4次强对流天气紧急警报和一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主城区部分监测站点雨量达200多毫米。截至15时,城区雷雨仍在持续,整个山城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