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年时间,每年拿100万元,免费培训3000名失地农民——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失地农民培训安置计划以来,帮上千名土地被征用的农民,由“种地无田”转为“上班有岗”。
吉林高新区地面小,发展需要大量用地。“只有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有稳定的谋生出路,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吉林高新区对此有深刻认识。2005年10月,该区决定每年拿出100万元,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3000名失地劳动力开展培训。重点开设焊工、厨师、物业管理、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科目,受培训人员优先到进区项目及区内企业工作。
该区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确定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市商务学校、吉林市旅游学校为委托培训学校,对培训考试合格者,由校方负责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发放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34岁的韩琳,是荣光村1社的农民,仅有初中文化。去年家里的地被征用后,他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微机培训,一毕业就成了村办钢材市场的微机操作员。他说:“这工作不仅收入稳定,还很体面,环境又好,我很满意。”
区内大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使用工总量和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明显增加。该区抓住这一机会,连续搞了几次招工招聘大会,为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搭建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000多名失地农民实现创业和就业。(依贵谦 韩冰 记者苏红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