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连日高温 "解民忧、保供应"各方面运转如常
天天高温,使上海市这几天用水量猛增。据统计,上周五全市的日供水量已达1015万立方米,接近上海1138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面对用水高峰,自来水行业在采取工程增能、调度增效等措施确保供水量的同时,昨天起还发动全行业万名职工,进社区走村镇,为居民排管道、换水表、修龙头、收水费。 昨天,自来水奉贤公司在江海村增铺了约1公里长的新水管,使全村千余户居民喝上了优质水;松江区4个街道的近百名70岁以上独居孤寡老人收到了松江自来水公司送出的“尊老服务卡”,从此能享受上门收缴水费、上门免费小修等服务;王家码头街188弄、上浦路480弄等“老街”的水管锈漏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7月29日,一名军医为上海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百岁老人张秀凤检查身体。当日,上海最高温度达到37摄氏度,驻沪解放军411医院的军医们放弃休息带着医疗设备来到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免费为福利院的老人们体检,并为他们讲解夏天高温防暑降温知识,受到老人们的欢迎。新华社发(张海峰 摄)
青海:控制非农用地 42.8万公顷基本农田得保护
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一系列耕地保护长效管理活动,全省428508公顷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青海省自2005年开始,由省政府编制《青海省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全省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在建设用地审查中把审查补充耕地方案和资金落实情况作为用地报批的重要环节。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不予报批。凡将补充耕地的开垦费未列入建设总费用,不下达预审批复,以确保全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广西:四大措施增加耕地产出率和提高农产品品质
广西属岩溶地貌,人口排全国第10位,而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8位,人均耕地比重少,耕地资源质量较差是限制广西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广西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节水等综合措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沃土工程”,加强“中低产田地改良”,加大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大大增加了耕地产出率和提高农产品品质。
测土配方施肥——农民收入大增加。到6月底止,全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应用面积达1430万亩,采集土壤样品10.3万个,分析测试8.2万个37.8万项次,落实田间试验1060个点,培训15万多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水稻增产7.9%~16.1%,玉米增产10.7%~13.0%,甘蔗增产11.2%~13.8%,水果平均增产12%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亩节本增收30元以上。
桂林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版”桂磨高新产业带
7月29日,随着桂林国际电线电缆二期工程、恒宇微波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等15个项目在桂林高新区同时开工。有关专家欣喜地说,从这批新开工项目的产业背景和资本构成看,它将是桂林高新产业瞄准“国际版”提升的一个明显标志。
近年来,桂林国家高新区累计实施各类高新技术项目1400多项,其中国家和自治区级火炬计划项目70多项,开发并拥有3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拥有7个国际知名品牌和13个国内驰名品牌;尤其是许多高新技术与外来资本“结亲”的势头越来越猛。

8月23日,看着被稻飞虱危害的水稻大片枯死,海口市灵山镇新市村村民陈和兰欲哭无泪。今年7月中下旬,海南省局部地区暴发稻飞虱虫害。目前海南省东部和东北部已成为重灾区,万宁、定安、儋州、海口、文昌、琼海等市县的稻飞虱灾害面积已逾40万亩。海南省各级政府正组织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全力开展防控和根治工作。新华社发 (彭桐 摄)
四川省:启动Ⅱ级应急预案 坚决防控稻飞虱危害
昨(29)日,四川省政府召开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紧急会议,启动稻飞虱Ⅱ级应急预案,下发《关于启动省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的紧急通知》,并决定7月30日在泸州召开稻飞虱防治工作现场会。
《通知》指出:稻飞虱是四川省水稻生产上常见的重大有害生物,具有迁飞性、暴发性、毁灭性和繁殖力强等特点,在四川省稻区已发生大面积暴发危害。7月29日,省政府决定启动省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实施稻飞虱Ⅱ级应急响应,要求已发生地区要坚决控制住稻飞虱危害,防止蔓延。尚未发生的地区要立即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