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7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代表局党组安排部署了下半年林业工作,提出当前要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不断推动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天保工程要继续做好实施方案调整思路的完善,研究工程后续建设的相关政策,推进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和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全面停伐森工企业体制改革,做好四项保险政策落实等。退耕还林工程要贯彻落实好后续政策、配套措施和相关办法,落实荒山荒地造林任务计划,搞好阶段总结表彰。防沙治沙工作要抓紧制订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修改完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规划》,尽快启动石漠化治理工程,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要抓紧启动沿海防护林工程,继续抓好100个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试点和高标准平原绿化试点示范。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要继续做好大熊猫等濒危物种野外种群就地保护工作,推进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制订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规划及实施方案。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要继续推进大径材培育,开展亚行项目、第五期世行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争取减免重点公益林区世行项目债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组织评选首届“100个绿色小康县、1000个绿色小康村、10000个绿色小康户”。同时,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
二是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龙头,带动林业各项改革全面开展。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抓紧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研究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和资产保险问题,推进采伐制度改革试点、森林资源流转、公益林补偿等。深入开展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的意见》等。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争取早日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国有林场改革的实施意见》。
三是以召开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为契机,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强宏观引导,对林业产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健全组织体系,成立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组建人造板等10个产业分会或专业委员会。强化平台建设,举办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和木博会、林交会等。突出政策指导,发布实施《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强化服务功能,着手建立国家重点林产品市场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认定首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四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己任,不断拓展林业发展空间。组织专家全面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林业战略研究。成立国家林业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组织。组织编制《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方案》。全面落实碳基金支持下的碳汇造林项目,继续推进碳汇项目计量和监测体系相关工作。抓紧启动生物柴油厂建设试点。
五是以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不断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坚持科教兴林,继续抓好各类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林业项目的组织落实,启动“百县千村万户”科技行动等。强化林业干部教育培训,推进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争取建立林木良种补贴制度。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尽快出台全国重点公益林抚育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加强珍贵树种培育工作,尽快出台实施《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工程规划》。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修改完善《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的决定》,抓紧编制《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实施纲要》,筹备召开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六是以加大执法力度为重点,不断强化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集中挂牌督办一批大案要案。实行最严格的林地和湿地保护措施,抓好《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完成各省(区、市)林地征占用定额编制等。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森林防火、有害生物和禽流感防控工作。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召开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协调下发《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等,尽快出台《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管理办法》。
七是以全国林业发展区划等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工作。抓紧出台《全国林业发展区划》、《森林防火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长期发展与建设规划》和《全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等。加快建立健全林业监测体系,及时增加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三大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等监测项目,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林业监测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及政务公开工作。
八是以扩大宣传普及为切入点,不断促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召开全国林业宣传工作会议,出台《全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全面动员部署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工作。加快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依托,命名一批全国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加大生态文化宣传普及力度。
九是以机关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统领林业工作。加强资金保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狠抓机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