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北西部和北部、江南和华南大部旱情持续发展。据国家防办8月1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4亿亩,比多年同期偏多近3000万亩,其中重旱4624万亩、干枯1300万亩,有753万人、50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以江西、黑龙江、湖南、内蒙古、吉林、广西6省(区)旱情最为严重,其中江西、黑龙江、湖南耕地受旱面积分别超过全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粗芦岛后一村村民陈好俤承包的164亩水稻严重受旱,稻田干裂的缝隙有一个拳头宽(摄于7月31日)。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据分析预测,旱区各地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维持高温少雨天气,受旱范围有进一步扩大、受旱程度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针对当前旱情的形势,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8月1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同志主持召开了会商会,分析当前旱情及发展趋势,对相关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积极协商有关部门,研究安排资金、物资等支持旱区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国家防总工作组已在旱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
旱区各地按照《预案》规定,也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和工作安排。7月29日,黑龙江省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省委书记钱运录、省长张左己对抗旱工作作出部署,并分别率领工作组深入抗旱一线检查指导;省政府再次派出6个工作组赴重旱区指导抗旱工作,并紧急下拨2000万元抗旱经费,支持旱区抗旱。7月31日,江西、湖南两省启动了Ⅲ级抗旱应急响应。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对抗旱工作作出批示,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当前抗旱工作;省防指派出3个工作组赴旱区指导抗旱。
据统计,7月份以来,旱区各地最高日投入抗旱劳力1237万人,日开动机电井40万眼、泵站2.4万处、机动抗旱设备95万台(套)、出动各类机动运水车辆28.6万辆,完成抗旱浇灌面积2030万亩,解决了258万人、171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目前,旱区各地抗旱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南方发生伏旱 国家防总召成员单位会商部署抗旱

7月28日在琼海市博鳌镇朝阳村拍摄的水位大幅下降的水塘。近两个月来,海南省琼海市的降雨量与历史同期平均值相比大幅下降,加上持续遭受高温天气的烘烤,一些山塘、水库的水位急剧下降,全市稻田受旱面积已达6万多亩,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目前琼海市已投入1500多部机械进行抗旱。 新华社发(蒙钟德 摄)
7月以来,我国江南南部、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降水较同期偏少5~9成,并出现35℃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高温持续时间长达20天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江河来水偏少2~3成,水利工程蓄水偏少20~40%。受以上因素影响,湘、赣、浙、闽四省出现伏旱并迅速蔓延。目前4省作物耕地受旱面积2411万亩,其中644万亩水田无水栽插,有193万人、101万头大牲畜饮水出现困难。江西、湖南两省旱情更为严重,分别有320万亩和310万亩晚稻无水栽插。
湖南省遭遇罕见旱情 120多万人出现饮水困难
新华社长沙7月31日电(记者 谭剑)由于持续干旱少雨,进入7月份后,湖南省湘中及以南地区旱情迅猛发展。记者从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目前湖南省已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出现不同程度旱情,120多万人出现饮水困难。
在旱情最为严重的衡阳和长沙等地,大片水田干裂、山塘干涸;由于无水翻耕,许多地方的晚稻无法下种。据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入汛以来湖南省累计平均降雨544.2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25%。特别是7月1日以来湘水流域大部分及资水上游降雨偏少五到八成。
黑龙江受旱农田面积3220万亩 灾情将进一步发展
新华社哈尔滨7月27日电(记者 王春雨)记者从黑龙江省水利厅了解到,截至7月25日,黑龙江省受旱农田面积达3220万亩,其中重旱面积1713万亩,绝产面积111万亩。黑龙江省气象部门预测,7月底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仍无明显降雨过程,灾情将进一步发展。
据了解,当前黑龙江省共有36个县市发生旱情,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这里农田受旱面积已由7月15日的1700万亩增加到1997万亩。黑龙江省集贤县绝产面积达50万亩,这里受旱的大豆植株矮小,过早开花到顶,下部叶片已经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