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沈阳市构建政绩考评体系 着力打造一流干部队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6日   来源:辽宁日报

    没有一流的干部,就创造不出一流的业绩。基于这样的理念,沈阳市委始终按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为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用制度选干部,按规矩用干部。近年来,沈阳市委始终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进行科学考核评价作为组织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按照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形成正确用人导向的要求,沈阳市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具有沈阳特色的领导班子和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部考核工作机制。根据新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市委组织部已经连续5年对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领导干部进行年度量化考评工作,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沈阳市还以被中组部确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创新和探索的力度,充实完善了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上既充分体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又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设置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指标,如配合沈阳市开展“项目年”和“工业年”等活动,设置了“第二产业属地税收收入及增长率”、“3000万元以上开工建设及竣工项目数”等指标。同时,在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中,将其主要工作在全国、全省的位次以及获得省以上奖励和荣誉称号也纳入了评价指标,进一步强化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引导作用。

    为了使政绩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在年度考核中,沈阳市采取了“上评下”、“领导评成员”、“同级评”、“下评上”和“社会评”等方式,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兼顾各个层面的立体考核架构,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干部的评价,保证了考核结果更加趋于真实。沈阳市委还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绩考评工作方式,加强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同时,市委在推行政绩考评指标体系中明确提出加大考评结果运用力度,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顺畅渠道。根据2006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市委对14名市管干部进行了诫警谈话,6人进行了调整。沈阳市还加大了交流调整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几年来,市委共交流市管干部813人次,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调整交流27人次。其中,仅去年以来全市交流市管干部612人次。

    一方面用政绩考评机制促进干部干事创业,一方面抓住能力建设主线,快速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此,沈阳市委坚持用党的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牢牢抓住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着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适应沈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市场经济知识、法制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结合行业特点和职位需要,大力开展各种职业能力培训,努力使干部精通本职业务,提高履职能力。同时重视抓好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了建设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沈阳市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年轻干部和市管后备干部的能力和水平,近几年到辽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挂职锻炼的干部186人,占市管后备干部总人数的32.8%,通过向中央和省委党校输送学员、选派年轻干部赴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攻读MBA学位等方式共培训中青年干部和市管后备干部530余人次。(记者 张艾阳)

 
 
 相关链接
· 李毅中:发展经济是政绩 搞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
· 四川:发展教育纳入政绩考核 不合格将限期整改
· 浙江省出台规定将政府负债纳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
· 山东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