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河北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1+3”助推科学和谐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8日   来源:河北日报

    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特别是近年来环渤海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崛起,为河北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赋予了新的历史责任和战略意义。

    2006年,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全国展开,适应发展新要求,河北应当怎样迎接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打造城市新优势?

    “我们坚持实施好‘1+3’,即紧紧抓住提升市民素质这一根本,在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三个着力点上下功夫,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魅力,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人文动力。”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白石的一番话,生动地概括了河北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成功实践。

    文明的人,城市的根。把提升市民素质贯穿创建活动始终,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市民、依靠市民、教育市民的过程,使创建活动真正成为提高群众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

    一枝枝绽放的玫瑰花,映红了让座市民的笑脸;一句句温馨的祝福,温暖了文明走路的行人。在省会繁华路段,每周都会有一次“爱心玫瑰接力”活动。由“爱心使者”把“爱心玫瑰”送给文明出行的市民,以示褒扬。短短数月,自愿参与的市民和单位已超过100多个,自费送出玫瑰2万余枝。

    一次小小的行动,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与和谐。

    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文明城市创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市民素质贯穿创建活动的全过程,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市民、依靠市民、教育市民的过程,使创建活动成为提高市民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

    在省文明委的统一组织引导下,省各有关部门和11个设区市把培育现代文明人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头等大事,选准突破口,全民总动员,努力构建人人崇尚文明和谐、人人追求文明和谐、人人促进文明和谐的生动局面。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今年2月,省文明委向全省发出倡议,深入开展文明乘车、文明行车、文明游园、文明观演等“文明十个一”活动。全省各地迅速掀起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的热潮。邯郸市启动了“文明游园伴我行”倡议签名活动,短短一周时间,8处签名点就吸引了10万市民参与。

    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各市通过各种方式和举措,在大力提高市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培育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社会风气。

    针对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整体素质滞后于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各市持续强化道德教育。衡水、张家口等市把社区作为培育市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基地和摇篮,大力推进文明社区创建。石家庄市精心为市民构筑“精神家园”,每周举办一次“燕赵讲坛”,向市民传播先进文化,现已举办150多期,成为市民喜欢的“精神大餐”。

    着眼于解决常见的不文明现象,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建立完善道德规范,着力形成监督约束机制。保定市开展了建立“道德法庭”活动,把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如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作为“道德法庭”“审判”的“案件”,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依据,对其进行评判,营造出人人讲道德、讲文明的浓厚氛围。

    各地在创建中不断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使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唐山市搞创建坚持计向民求,绩由民评,最大限度吸引群众参与。廊坊市组织开展了塑造廊坊“城市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使践行"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邯郸市丛台区把每月11日定为"爱心奉献日",集中开展以"爱心帮扶"和"温馨提示"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

    一次次有力的引导督促,一系列生动的实践创新,振奋了市民精神,弘扬了社会新风,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2008年奥运会期间,秦皇岛分赛区需要900名志愿者,报名应征者却已有7000多人。对此,该市有关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激发了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市民越来越支持我们的工作了。"

    这是市民共同铸就的爱心品牌。从唐山的"帮一点"到全省"帮一帮、让一让"体验活动,"帮"和"让"如今已演化成"帮多点"、"帮下去"。同时,全省志愿者活动蓬勃开展,各类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发展到835个,志愿者队伍达100多万人。

    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着眼构建城市加速发展新平台,各地突出抓好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三个着力点,全力打造城市新形象、新实力、新魅力,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拥挤杂乱的民居不见了,代之以漂亮、气派的住宅小区;坑坑洼洼的城市道路重新改造了,还装饰了漂亮的花坛、配上醒目的交通标志;一些边角地带得到充分利用了,免费的街心公园成了大伙儿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在省会采访中,许多市民倾吐着这样的心声:"创建文明城市,让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人们的心情也跟着越来越好了。"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一个地方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河北省各地的实践再次表明,必须围绕发展抓创建,在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上取得突破,以此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文明城市创建,要给市民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各市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拓展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功能,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气爽、城洁的城市环境。据了解,在省文明委的组织下,全省11个设区市全面开展营造城市森林公益活动,至今已坚持8年不辍,在城市市区及周边地区造林120万亩,为市民带来了片片绿色。廊坊、秦皇岛、保定等市"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已具雏形。

    文明城市创建,要让城市变得富有个性、更具魅力。邯郸、承德、保定等市在城市发展中开始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塑造城市品位,打造魅力名城。近几年,邯郸市在城市建设中积极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成语典故苑"以及罗敷园、青春园、学步桥广场等一批充满文化气息的游园,让城市精神从中得以凸现、升华,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文明的城市,必定是秩序井然的城市。"各地把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作为建立良好城市秩序的关键。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也是企业的发展之本。全省深入开展诚信经营活动,11个设区市和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系统建立了诚信网站,社会信用信息量明显加大。各市还积极推进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机制建设,成立了有400家企业参加的河北省"企业诚信联盟"。

    "便民服务越来越高效,利民服务越来越用心,惠民服务经常有创新。"各地把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大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务环境,打造一流的窗口服务环境。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景区等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渗透到市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延伸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城市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去年以来,河北省组织36个重点行业制定了规范化服务标准,动员59.5万群众对全省32个行业进行了民主评议,全省共命名省级文明单位1376个。(记者苏励)

 
 
 相关链接
· 河北林改进入攻坚阶段 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
· 河北省人民政府与中石化签署合作发展补充协议
· 河北:全省市委书记市长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
· 河北在秦皇岛举办正厅级书记向省委述职评议活动
· 河北省将对上市企业违法排污给予停止融资等处罚
· 河北省首家奥运定点医院正式进入奥运会前期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