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紧紧把握“安全发展,构建和谐”两大主题,坚持走安全清洁节约和谐发展之路,在产品产量质量、节能降耗、员工培训、装置达标达效、和谐企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安全受控、环保受控、生产受控。图为60万吨/年乙烯装置。刘显涛 摄
党的十六大以来,吉林省工业经济实现了大跨越,截至2006年末,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449.59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65%,年均增长10.5%,超过前5年年均增长率5个百分点。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56.24亿元,比2001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超过前5年年均增长水平10.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395.00亿元,比2001年增加805.90亿元,年均增长16.9%,超过前5年年均增长率4.6个百分点。
飘红的数字,记录了吉林工业经济5年间从低谷到腾飞的足音,而在工业“升位”过程中,一个决定性事件就是2005年开始的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企业债务沉重、活力不足,曾是长期困扰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然而,“大变身”就发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产权招商、资产重组、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国有职工转变身份……截至2006年末,吉林省3228户国企完成改制,近100万职工得到安置。通过改制,实现了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资产总量扩大,国有资本比重降低,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改制后,全省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国有股比重由80%下降到36%,而资产总量增加了400多亿元。
项目建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命脉之所在。几年来,全省上下形成了抓大项目、建好项目的热潮,全省工业经济活力、竞争力、创新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省工业完成投资1189.22亿元,比2001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2%,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36.0%扩大到42.4%。
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全省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81.8%,比2001年水平提高了70.7个百分点,其提升幅度超过前5年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32385元/人,比2001年增加85077元/人,增长1.8倍,5年间年均增长22.9%,高于前5年年均增长水平0.8个百分点。
截至2006年末,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5449.59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2146.19亿元,增长65.0%。
2006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56.24亿元,比2001年增加2666.04亿元,增长1.5倍。
2006年,吉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95.00亿元,比2001年增加805.90亿元,年均增长16.9%。
2006年,吉林工业完成投资1189.22亿元,比2001年增长3.9倍。
2006年,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132385元/人,比2001年增加85077元/人,增长1.8倍。(记者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