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辽宁省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高,证券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不断加强,期货交易空前活跃,辖区资本市场秩序稳定,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截至2006年末,全省有上市公司36户。其中A股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13位,股本总额118.76亿元,总市值715.91亿元。
截至2006年末,辽宁省股票、基金交易总额2033.92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1038.92亿元,占全国交易总量的2.2%。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约59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27亿元。全省共有期货经营机构9户,期货从业人员144人,期货投资者1881人,保证金余额2.34亿元,比2001年年末增长1.04亿元,期货代理交易额2898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2698亿元。
截至2006年末,全省32户上市公司中除暂停上市的兰宝信息外,其余31户公司全部完成股改或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改市值占比为100%。 在股改工作中,辽宁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把股权分置改革与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股权并购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思路,使一些经营困难、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通过股改走出了困境,焕发了新的活力。上市公司清欠,是继股改之后的辽宁省资本市场又一场攻坚战。为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按照中国证监会的部署,吉林证监局成立了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辖区上市公司清欠解保工作实施方案。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辽宁省9户上市公司存在的10.3亿元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款于2006年底以前全部清偿完毕,在国务院规定的清欠工作时限内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创造出吉林炭素股改加清欠一次性清欠4.1亿元、通化东宝成为G股以股抵债第一户等清欠工作的成功案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吉林省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显著提高,高风险、亏损公司数量减少,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记者杨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