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杨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考察时强调,要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秋天的呼伦贝尔牧野流金,层林尽染。9月18日至23日,储波、杨晶在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的陪同下,先后来到海拉尔区、牙克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满洲里市,考察了农村牧区、工商企业和农垦企业、社区、学校,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共同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储波指出,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刚刚结束,党的十七大召开在即。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隆重热烈地举行了60周年大庆,对内蒙古自治区6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了全面系统总结。在内蒙古自治区60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新的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今年内蒙古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实现3000美元到5000美元的跨越,又是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要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倍加珍惜机遇,倍加求真务实,倍加锐意进取,倍加奋发有为,把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如何进一步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储波、杨晶此次考察的重点。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储波、杨晶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当地群众表示慰问。储波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促进“三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三少”民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从总体上看,内蒙古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促进“三少”民族加快发展问题,帮助“三少”民族地区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善贫穷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有关部门也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多做起步性、基础性工作,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理清发展思路、创造发展条件,努力实现“三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储波指出,加快“三少”民族地区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既要改善发展条件,又要培育发展主体。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承载生产生活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区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二是既要争取外力,又要启动内力和活力。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帮助的同时,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有效启动内力和活力。三是既要加快发展,更要科学发展。欠发达地区经不起折腾,付不起学费。要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四是既要强旗,更要富民。坚持发展经济与造福人民的统一,努力让各民族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杨晶在考察中指出,呼伦贝尔市市委、政府要按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符合实际的前瞻性、战略性规划,做好全市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以更好地解决包括“三少”民族地区在内的困难旗县的发展问题。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真正把生态环境作为立市之本,搞好人口布局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明确功能区划定位,实施好生态移民工程,切实承担起建设生态屏障的责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储波、杨晶在满洲里市考察在建物流园区和部分商贸加工企业时指出,当前,满洲里市经济社会发展来势很好。要把握大好来势,抓住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理配置资源,强化口岸的物流和加工功能,不断提高口岸经济的发展水平。
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白云乌拉嘎查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试点。储波、杨晶在听取当地建设情况后指出,新农村特别是新牧区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的意愿,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和科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上,搞好建设规划,发展现代农牧业,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呼伦贝尔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民委、财政厅、农牧业厅、民政厅、水利厅、交通厅的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