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四川全方位实施民族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惠民工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7日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改善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四川“十一五”期间,将在三州和享受民族县待遇的县域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惠民工程”。

    一、健全民族地区城乡中医、民族医医疗服务体系:

    建设州级中医院、民族医院3个、建设县级民族医院21个,县级中医院20个,在没有中医院、民族医院的县人民医院中建中医或民族医科16个;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设立中医、民族医科室,配备中医、民族医人员;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或民族医药服务。加快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或民族医科室标准化建设。

    二、加快民族地区县级中医院、民族医院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

    加快县级中医院、民族医院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到2010年,完成41个县级中医院、民族医院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

    三、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进农村、进杜区、进家庭:

    为民族地区的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次性投入3000元资金,作为中医院、民族医院药品周转资金,一次性投入、专款专用、滚动发展、良性循环、多方受益。使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配有并能合理使用的中药、民族药,到2015年覆盖所有的村卫生站。为民族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培养1 名中医或民族医临床骨干,确保合理用药和安全使用。在三州“流动医院”中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

    四、支持民族医医院制剂室建设和院内制剂合理使用:

    重点加强对三州5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民族医院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切实规范制剂配制行为,逐步提高民族药制剂的配制能力和配制水平,保障民族药制剂的使用安全。三州的民族医院、中医院配制的民族药、中药制剂,经自治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具体审批程序按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文件执行。

    五、政策保障,鼓励民族地区运用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

    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疗机构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将适宜的民族医诊疗服务项目和院内制剂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指导统筹地区将符合条件的中医、民族医药医医疗机构确定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并将定点医疗机构的院内制剂经过审定批准后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相关链接
· 四川07年农田水利建设解决27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 四川省政府隆重表彰抗灾减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川渝再次携手 共建五大基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 四川加快农村能源建设50万口沼气池有望提前完工
· 四川启动国家励志奖学金制度 预算已下达到各校
· 四川拨近30亿元惠农资金 九成以上撂荒耕地复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