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张高丽:推进二十项民心工程 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4日   来源:天津日报

    13日上午,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市规划局主持召开座谈会,再次听取二十项民心工程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他强调指出,市容环境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代表着城市形象。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对天津工作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天津的城市定位出发,坚持求真务实,高水平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创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推动城乡面貌不断发生新变化,迎接奥运会和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行。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胜玉,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兴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段春华,副市长只升华,市政协副主席卢金发和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乔富源、市政府秘书长何荣林参加。副市长陈质枫汇报了二十项民心工程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

    环境综合整治是二十项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五个多月来,全市各有关方面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制定具体措施,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狠抓落实,保证了整治工作的进度和效果。广大群众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环境整治,积极参与“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目前,入市公路、迎奥运道路、重点地区的环境整合治理和净化绿化美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市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张高丽在座谈时对前一段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有关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工程技术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他说,二十项民心工程实施以来,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团结一心、通力协作,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家付出了大量心血,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实施二十项民心工程中,我们的城市建设理念不断更新,规划设计施工水平不断提高,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城市的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随着二十项民心工程的深入推进,必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高丽指出,环境综合整治已经到了关键时候。我们必须再接再厉,全力以赴,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一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以协办奥运会、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充分展示大都市的现代化形象。二要继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更新思路,创新模式,善于市场化运作,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经营城市资源,探索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天津特点的城市建设管理的路子。三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通盘考虑,分步实施,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市主管部门要搞好协调,有关部门和地区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盯紧靠上,齐心协力,把城市环境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要强化城市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分工合理、执行有力、责权利相统一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六要积极筹划并适时实施新二十项民心工程,更好地解决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张高丽强调,环境综合整治,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保证质量,保证进度,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干出成效,干出水平。各方面要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切实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形成强大合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群众,听取意见,集中智慧,真心诚意为群众着想,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把好事办好,使二十项民心工程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群众受益的工程。

    戴相龙在讲话中说,奥运会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紧迫而繁重。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广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彻底、限期地搞好市容整治和绿化工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选好专业施工队伍,坚持高标准,完成好拆改任务。要用三年的时间,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新路区,既要体现现代风格,又要突出天津特色,注重成本较低、宜于管理,分清轻重缓急,分阶段扎实推进。要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建委、市市容委、市园林局等职能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把各区县、各街道、各单位发动起来,建立市区联动、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新机制。要创新思路,多渠道筹措环境整治资金,切实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天津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记者 王立文 武志成) 

 
 
 相关链接
· 天津推出相关政策确保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环境改善
· 天津加速10项市容环境项目建设 确保年底前完成
· 天津召开环境状况发布会宣布06年度减排目标完成
· 天津滨海新区营造创新型服务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
· 天津制定汛期水环境安全保护方案 保水环境安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