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渝政府公共服务重心下移 延伸拓展基层民政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8日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根据重庆市《乡镇综合改革意见》和《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在全市1034个乡镇(街道)已全面建立起乡镇民政办公室,2500余名乡镇专职民政干部为广大农民奔走,为农民提供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民政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起了重要的基础平台,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市)范围内民政工作全面延伸至乡镇的省市。

  重庆市乡镇民政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配备,原则上按照“万人配一”,对万人以下的小乡,至少配备2名工作人员。据统计,目前全市基层民政工作人员达到2558名,平均年龄38.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2%,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体的基层民政队伍,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切实加强。

  该市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市民政局支持一点、各区县财政补助一点、乡镇政府自筹一点,为乡镇民政办公室规范配备了必要的设施设备,有效改善了办公条件。目前,全市乡镇民政办公室基本实现了“七有”,即有吊牌、有印章、有两间以上的办公室、有一台电脑、有一部摄像机或照相机、有一部专用电话、每人有一套办公桌椅。

  重庆市乡镇民政办公室建设的推进,延伸和拓展了民政工作职能,有效加强了基层民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信息反馈更加及时快捷。乡镇民政办公室建立后,民政干部第一时间深入灾害现场,灾情预报更加及时准确;同时,民政办公室各种台帐一应俱全,各种资料实行电脑网络“一点通”,实现了民政信息资源共享、传输快捷。

  二是服务对象底数更清、情况更明。乡镇民政办成立后,普遍开展了服务对象核查,建立了工作台帐,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如开县厚坝镇原登记在册的五保户为246户,通过核查,减少了56人。永川区通过核查,减少享受定期补助的优抚对象519人,减少定抚定补金65.7万元。

  三是安抚工作落实到位,上访现象明显减少。乡镇民政办公室普遍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民情恳谈制,通过设立信访绿色通道,使民政服务对象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化解了矛盾,90%的乡镇实现了民政工作“零上访”。

  乡镇民政办公室的建立,形成局、办、站三级民政服务网络,为基层民政工作的开展搭建起了有效的平台,为及时了解和有效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载体,为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链接
· 重庆:政府严控开发商借建筑节能哄抬房价行为
· 重庆2500余名乡镇民政干部奔走田间为农民办实事
· 节能减排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重庆举办
· 重庆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
· 汪啸风赴重庆奉节、万州、开县等地调研移民工作
· 重庆切实维护各方权益 确保劳动合同法顺利实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