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工商系统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正逐步显现。
组织领导有力,动员部署和督查工作落实到位。各地工商机关成立了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全系统“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机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江西省实施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定职责、定责任的“五定模式”,健全责任制;湖北省武汉市建立了市局领导挂片督查、机关职能处室领导一线督导、工商所领导带队巡查的三级督查制;安徽省通过实施“所村挂钩”和包保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湖南省统一印制了5万多本购销台账,免费发放到全省各地,指导和监督经营者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各地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执法协作,积极与行业协会沟通协调,广泛发动群众,形成了齐抓共管、社会联动的有效监管格局。
突出整治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各地工商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突出整治重点,集中开展清理和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执法检查,集中开展对经营者履行进货检查验收等法定责任和义务情况专项执法检查,集中开展食品质量和产品质量专项执法检查,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重庆市为彻底取缔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问题,重点集中开展对经营主体资格的清理和规范工作,对清理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引导和管理;云南省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集中开展7个方面专项整治工作,使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贵州省以监管食品质量和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为重点,集中对车站码头地区的食品经营,农村集镇、食品交易会、日常消费密切的粮油肉蔬菜以及节日食品和食用油、罐头食品、油炸小食品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西藏自治区强化市场巡查,严格督查督办,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监管;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了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实行了乡(镇)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立体监管”方式,使长期不能解决的无证无照小作坊难题得到初步解决。
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全面构建流通环节长效监管机制。各地工商机关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不懈地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取得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河北省以抓“一会两站”建设为重点,实施社会监督员制度,推行典型示范,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网全覆盖;山东省以抓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采取对不同的食品经营者实施实名登记、一户多档、证明登记、标牌公示等有针对性的监管方式,建立了全省农村流通环节食品经营准入、交易、退市环环紧扣,行政执法、社会监督、经营者自律“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北京市以抓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和奥运会食品安全为重点,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监测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体系、快速反应体系及不合格食品退市无害化处理机制;天津市以抓行政督导为重点,广泛发动宣传,实施媒体曝光实名制和市场配送成交单制;内蒙古自治区以抓分类监管为重点,对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重点食品与一般食品、进口食品与国产食品实施分类监管制度;山西省以抓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为重点,实施“四个到一线”的措施,建立“五层四级”问责体系。
食品质量监测力度不断加大,对食品市场的质量监控不断加强。各地工商机关普遍建立了经营者自检、消费者送检和工商机关抽检相结合的监测体系和工商系统省、市、县工商局和工商所四级联动的快速检测体系,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四川省工商局以质量监测为重点,狠抓食品质量监管,统一配备检测车和检测设备,为质量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并对4289组检测不合格的食品进行了查处,有效地保证了食品质量;天津市工商局对流通领域蜜饯类食品实施了质量跟踪监测,特别是对有过监测不合格记录企业的产品进行了质量再监测,加强了市场监管;商品质量监管网络建设起步较早的北京、安徽、福建等地已基本完成信息化监管网络的主要建设工作,商品质量监管信息化网络开始发挥作用。
充分发挥12315网络体系的作用。各地工商机关积极发挥12315网络体系的作用,大力推进12315网络进社区、进村镇、进商家的工作,广泛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努力扩大社会监督覆盖面。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制定了“一会两站”建设规范,12315进社区覆盖率达到64%,进村镇覆盖率达到64%,进大中型商业企业和市场覆盖率达到38%。上海、福建、河南、甘肃、贵州、河北等省市12315进社区基本实现全覆盖,福建、甘肃、青海、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村镇基本实现全覆盖。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提出建立食品经营单位责任管理、工商部门监督管理、社区协助管理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的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重视与肯定;江西省南昌市工商局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和建设,投资50余万元、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12315申诉举报指挥调度系统于10月15日正式启用,实现了该系统电子计算机信息化处理模式,为打造全新消费维权通道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