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河南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督查组对各地落实2007年十大实事的情况汇报,并对进一步做好2008年十大实事进行安排部署。省委书记徐光春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把经验总结好,把项目选择好,把工作落实好,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最大政治、把改善民生状况作为最大政绩,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2008年十大实事办得更好,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更大成效,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中原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李成玉、陈全国、李克、孔玉芳、叶冬松、叶青纯、曹维新、王文超、刘怀廉、连维良、颜纪雄出席会议。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明义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2007年十大实事圆满完成: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认真听取了督查组的情况汇报后,徐光春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把2007年省委、省政府承诺的十大实事作为事关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要事,明确责任,加大投入,抓好落实。截至目前,2007年十大实事已圆满完成。据统计,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45亿元,比去年增加71.01亿元,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社会各界对十大实事办理的结果非常满意。2007年十大实事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必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有利于我们加快中原崛起的步伐。
做好2008年十大实事: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把经验总结好,把项目选择好,把工作落实好
徐光春强调,做好2008年十大实事,总的要求是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扎实推进十大实事的落实。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把经验总结好。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向全省人民承诺并着力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实事,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很好经验。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十大实事的实施,生动实践了科学发展观,实践了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了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二是上下左右形成合力。省、市、县、乡、村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努力对广大人民群众献一份爱心、尽一份力量,省直各有关部门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形成了推进十大实事的强大合力。三是扎扎实实狠抓落实。十大实事的实施非常艰巨、非常具体,需要各方面的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认真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确保了十大实事的顺利完成。这些都是我们连续三年办好十大实事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今后要长期坚持的重要经验。
第二,要把项目选择好。在选择项目上,要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选择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列项。我们连续三年为群众办好的十大实事,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选择和确定项目的,把群众所盼转为领导所干,因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一点要继续坚持下去。二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这些年我们的财力有了显著增强,但要办的事情还很多。
办好十大实事必须既充分考虑财力状况又必须考虑群众需求,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三是着眼长远、着力当前。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一项永恒的任务。我们既要从长计议、树立远大目标,又要立足当前、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每年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长期坚持办好十大实事,就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河南的长远发展。
第三,要把工作落实好。做好十大实事,关键是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任务要分解,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落实到各个具体环节,建立责任制。二是资金要保证,不仅要保证资金的数量,而且要保证资金到位的时间,确保项目需要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措施要到位,十大实事其实也是十大难事,落实起来都有一定难度,既然向群众承诺了,我们就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完成任务,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待。四是效益要提高,既要按照时间安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又要切实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真正为群众带来实惠。
徐光春最后强调,办好2008年向群众承诺的十大实事,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最主要的是有十七大精神的指引,各级党委政府一定会更加重视坚持科学发展,更加重视民生改善,更加重视社会和谐,这样思想更容易统一,力量更容易凝聚,条件更容易保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拿出更多财力用于改善民生的有利时机,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十大实事圆满完成,使全省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平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