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内蒙古各地集中财力 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7日   来源:内蒙古日报

力争做到: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贫有所济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全区各地工作的主旋律。岁尾年初,各盟市旗县都提出了2008年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将集中财力切实解决一大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各族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贫有所济。

    立足学有所教,提高城乡教育保障水平。包头市将对1000名极端贫困农牧民子女上学进行补贴。锡盟将对蒙古语授课的学前教育儿童实行“两免”制度,每人每年补助700元。乌海市新建、改建4所中学和一个教育园区,并从2008年起,免除低保家庭学生在高中阶段教育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杂费、住宿费、教材费。通辽市中小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寄宿生由12万人扩大到16万人,全部享受寄宿补助,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蒙语授课寄宿生4.8万人全部享受助学金。兴安盟要实现“乡乡办中心幼儿园,村村办幼儿班”的目标,并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7%以上。鄂尔多斯市将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立足病有所医,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呼和浩特市将在市区120网络的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市旗县、城乡的120医疗急救体系。包头市承诺为3000名极端贫困农牧民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对到扶贫医院就医的贫困农牧民患者减免30%的医疗费用。鄂尔多斯市将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以大医院为龙头、实现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新框架,着力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并将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标准提高到280元,住院费报销率提高到50%。兴安盟力争将城镇居民中的一周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儿童及学生,以及未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适龄老年人,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体系。

    立足老有所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盟市普遍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补助标准,并对城镇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2008年,兴安盟城市低保将再增1万人,同比递增25%;农村低保再增加2.5万人,同比递增33%。通辽市计划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平均提高20元、保障人口由8.2万人扩大到9万人;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天由1.2元提高到1.4元,保障人口由10万人扩大到16万人,“五保户”供养补助标准年提高100元。锡盟将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人数扩大到6万人,年人均补助标准达到600元以上。鄂尔多斯市今年启动了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的城镇无业居民养老金标准不低于每月450元,农牧民养老金标准不低于每月200元。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48元,农村牧区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力争在2—3年内,使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三大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立足劳有所得,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今年各盟市在较大幅度提高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津贴的同时,将切实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政策,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从今年起,鄂尔多斯市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津补贴实行同城待遇。2008年,各类地方性津补贴达到2.1万元左右。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与企业效益增长水平相适应的职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各盟市均把扩大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包头市2008年力争实现新增就业5万人,持《再就业优惠证》下岗人员再就业1.5万人,其中“4050”困难群体再就业3800人。呼伦贝尔市以结构调整提高就业层次,力争到2012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5万人,农牧林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锡盟2008年计划征集就业岗位8万个,安排就业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3万人,就业率要达到80%以上。乌海市力争年内培训劳动力1.3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通辽市财政计划2008年安排创业基金1000万元,新增就业再就业1.2万人,安置“4050”等困难人员就业3000人,扶持2000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完成城镇就业培训3.2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5万人。市财政再投入1000万元,重点培训获职业资格证书并稳定就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1万人。兴安盟将重点落实好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有序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努力使全盟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突破6万人。

    立足住有所居,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呼伦贝尔市采取“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方式开展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城市低保家庭在年底前做到应保尽保;年内要改造2000户“三少”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群众危草房。通辽市今年计划解决3200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对城镇特困群众冬季取暖继续予以补贴。兴安盟2008年争取改造危旧房40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15万平方米。乌海市将全面推进棚户区搬迁改造工程。呼和浩特市从今年开始将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补贴由每平方米6元增加到10元。包头市将实现对四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应保尽保。

    立足贫有所济,全力扶持困难群众增加收入。2008年,呼伦贝尔市调整农、牧、林区经济结构,广泛开辟农牧民和林业职工增收渠道。兴安盟紧紧抓住自治区137个厅局3年帮扶最后一年的机遇,全力加快6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步伐。锡盟力争解决1.5万农牧民的脱贫问题。乌海市将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而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20元。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各地普遍增加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投入,加快建设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努力满足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积极抑制住房、医疗、食品等方面价格的非理性增长,认真解决交通拥堵、脏乱差等社会问题。兴安盟规划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争取实现村村拥有1个文化室、广播电视达到全覆盖的目标。锡盟计划实施盟电台蒙古语广播节目无线覆盖工程,人口覆盖率达到80%以上。通辽市计划新增通广播电视自然村300个,实现市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鄂尔多斯市将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确保每个困难家庭都能得到及时救助。

 
 
 相关链接
· 江西采取多措施治理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 屈万祥:着力抓好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
· 代表委员针对四类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抓紧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 吴官正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 广东召开立法工作会议 立法要重在保护群众利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