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人负责饮食、每人一套房间、集体活动娱乐……集中供养让五保老人晚年不仅在生活上有人照顾,身边也有了可以聊天、娱乐的伙伴。目前,重庆市38%的五保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47478名五保老人住进了敬老院或五保家园。
据了解,去年重庆市纳入财政供养的五保对象为14.83万人,年支出供养金2.06亿元,年人均供养水平为1390元。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督促区县切实将供养资金按需纳入财政预算,全面实行了财政直发制度,确保了“按标施保”。大力推进集中供养,为改善五保对象的居住条件,市级财政共安排1.09亿元,补助区县修建了1493个五保家园,投入6000万元,补助边远乡镇新建250所敬老院。目前,重庆市有敬老院1072所。
另据了解,为改善五保对象居住条件,重庆市将用5年时间修建5000个五保家园,并在未来两三年时间内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所敬老院。同时,全面推行敬老院“268”管理模式,即:敬老院建立党支部委员会和院务管理委员会两个委员会;六个负责生产劳动、卫生清洁、民事调解、学习娱乐、财务监督、善后关爱的小组;八项责任制度。该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水平。(记者张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