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重庆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向新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推进,农产品消费需求急速增长,农村人口结构快速变动,农村土地加快流转,城乡关系深刻调整,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该市在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科学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基础上,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1155”战略思路,就是“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一大目标,突出五大任务,深化五项改革”,努力在全市实现“加快”“率先”目标的进程中有较大作为。
坚持一条主线,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解决城乡分治的问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相互融合,逐步形成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围绕一大目标,就是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一方面,要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广辟增收来源,积极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解决好重庆这样一个特大城市的“米袋子”、“菜篮子”问题。
突出五大任务,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基本支撑,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二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突出发展生猪、蔬菜、柑橘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竹木、蚕桑、中药材、草食牲畜、花卉五大特色产业。三是推进农民转移就业。进一步建立完善加快劳务发展和农民变市民的政策体系,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数量增长向数质并重转变、由劳务转移向人口转移转变、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四是着力改善农村民生。着重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解困进程。五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循环农业,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深化五项改革,一是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土地经营管理新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15%的土地实现了规模经营,在2012年将实现25%以上的规模经营。二是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改进公共财政投资管理方式,创新农业信贷机制,加大农业投入。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以林权、水权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经营机制,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实现多赢的现代农村产权经营新体制。四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着力研究市场需求,打开城乡农产品市场通道,构建立足大农村、服务大城市、瞄准大市场的城乡互通的大流通体制。五是农业服务体系改革。积极构建以市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的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体系,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农业集成技术服务体系,以村科技指导员、科技中心户、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1155”战略思路是该市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全市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贯彻落实,努力使该市农产品供给、农民收入增长、农民转移和农村基础建设达到西部率先,柑橘和榨菜产业发展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早日建成繁荣富裕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