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范小建在河北省扶贫办上报的《解放思想创新实干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一文作出批示,批示内容如下:
双龙同志:河北省这个主题抓得好。解放思想是一篇大文章。抓好解放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的关键环节。形势在不断变化,解放思想的工作没有止境。希望不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以达到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祝河北省扶贫系统的同志们新春愉快,在新的一年里开创更加辉煌的业绩。
解放思想 创新实干
切实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河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七大报告对扶贫工作明确提出“一个目标、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新要求。“一个目标”,即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一个加大”,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两个提高”,即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我办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组织扶贫干部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查摆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措施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整改,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全省扶贫开发又好又快发展。到目前,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认识上有了新提高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讨论。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打牢解放思想的基础,我办于去年12月4日至11日,组织机关干部并吸收市县扶贫办负责人,在中央党校举办了以学习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全省扶贫干部理论培训班,办党组书记、主任扈双龙以《在扶贫开发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为题,进行了授课,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增强解放思想的针对性,我办于2007年12月中下旬,组织党组成员分别到承德、张家口、沧州、邢台、石家庄等市县,听取市县扶贫办解放思想、谋划工作思路的汇报,并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12月16日至18日,组织机关各处的负责同志到武强、武邑、阜城三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调研,切实学到了基层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开阔了视野。我办还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分管领导、省直有关部门、市县扶贫办和机关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管好用好资金上思路不够宽;二是对社会帮扶的动员还不够广;三是工作标准还不够高;四是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五是在“精细化”管理上还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非常中肯,对全办整改问题,推动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经过反复学习讨论,初步形成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本思路。即在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上,要牢固树立“大扶贫”观念,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既要严格管理,又要最大程度发挥效益,既要搞物的周转,又要支持实施资金周转,进一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扶贫项目的安排上,既要继续坚持到村到户,又要着眼于大的产业和大的区域,形成小项目、大群体,做到适度成方连片发展;在扶贫龙头企业的选定上,不管什么所有制,不管县内外、省内外,只要能带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加快发展就行;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上,要冲破只在本县、本市进行培训的做法,做到哪里的订单好、收费少、就业稳定,就到那里培训;在社会帮扶的动员上,既要重视发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的作用,又要重视发挥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的作用;在转变工作作风上,既要严格执行政策,加强督促指导,又要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等等。
二、工作上有了新举措
解放思想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的谋划上,体现在提高扶贫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上,体现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效果上。围绕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我们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重点谋划和实施了五项工作:
一是做大做实“扶贫开发细胞工程”,确保贫困农民直接增收。去年2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对我省实施“扶贫开发细胞工程”进行了报道,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省长郭庚茂、副省长宋恩华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围绕做大做实“细胞工程”,我们进一步把“卖得出、能增收”、“依托龙头,兴业脱贫”作为指导思想和重要抓手,走“政府主导、部门组织、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路子,在全省认定和扶持了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形成了市场-龙头-基地-农户为一体的发展链条,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2007年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8亿元,扶持5.4万户贫困家庭兴办了各类增收脱贫项目,为贫困群众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推动扶贫产业服务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扶贫资源,建设区域扶贫产业带,促进连片开发、规模发展,是落实十七大精神,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办与衡水市政府在武邑、武强、阜城、饶阳四县积极探索了以打破区域界限,共享扶贫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扶贫产业服务一体化问题,在武强县举行了四县扶贫产业服务一体化合作组织签约仪式暨研讨会,促进了四县扶贫产业服务一体化协作。
三是深化产业扶贫,建立区域连片开发扶贫产业带。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谋划和提出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新思路:省抓大片区,市抓特色县,县抓小流域或专业村,各级都要抓进村入户。根据全省贫困地区不同的地域特点,规划建设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燕山区域、坝上地区等四个跨区域扶贫产业带。根据规划,黑龙港地区滹沱河北岸将建设百里蔬菜长廊,以发展设施蔬菜为主,以饶阳、献县为起点逐步向周边县辐射,扶持一万个贫困户,实现户均一个蔬菜大棚,形成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太行山区着力发展优质核桃产业,以涉县、临城、赞皇、平山、涞源为重点建设核桃产业带,力争达到户均百棵核桃树,促进核桃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燕山区域以平泉为中心,发展双百村食用菌产业群。坝上地区将建设数十万亩节水错季蔬菜基地。前不久,我们与有关市县正式启动了黑龙港地区扶贫开发百里棚菜长廊和太行山区优质核桃产业带建设。
四是开展多形式改革试点,建立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长效机制。围绕破解贫困地区贷款难、难贷款这一难题,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推广了“村级互助发展资金”改革,扩大了“奖补资金”试点和项目贷款、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开展了扶贫信用担保平台试点。年内要在全省逐步开展小额信贷扶贫。下一步,要通过争取金融部门的资金投入、争取中、省直帮扶单位以及更多的驻省部队帮扶、引进外资、以互惠互利形式争取私营企业支持等方式,搞活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五是引入竞争机制,改进和完善对第三批贫困村的扶持。今年是我省第三阶段扶贫开发的启动年。为调动各扶贫县县委、县政府抓扶贫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两个优先”:一是对有产业基础、水电路讯校医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项目准备充分的村优先启动扶持。二是对村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的贫困村优先启动扶持。对基础设施不完备的贫困村,县委、县政府要按照省委要求,整合有关行业部门力量在年内统筹解决;对班子较弱的贫困村,县委、县政府近期要采取措施,调整加强。尔后再列入扶持规划,下达扶贫资金。省扶贫办将逐一与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措施,对思路清楚、措施有力,整合力度大,成效显著的县给予奖励,增加扶贫资金,以充分调动各地搞好扶贫开发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