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江西省公布十大维权案例 涉及食用油等多个产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5日   来源:江西日报

    3月14日,江西省质监局公布“3·15”十大维权案例,涉及酒类、酱油、食用油、电线电缆、棉被等多个产品及领域。它们是:

    1. 上饶生产假冒电线电缆案

    2007年7月,接上饶光明电线厂举报,上饶市质监局稽查支队执法人员在一隐蔽的楼房内,现场查获假冒上海、南昌、上饶、德兴等地企业的成品电线267卷,半成品约30卷,假冒标签2万余张。经调查,该窝点经营人余某未取得营业执照和无3C认证,自2007年6月份开始从事生产假冒上饶光明电线电缆产品非法活动。此次行动为上饶光明电线厂挽回经济损失近30万元。

    2. 南昌帅宝灯具公司无证生产镇流器案

    2007年6月20日,南昌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南昌帅宝灯具公司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公司生产的“亚明”牌镇流器未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3C)证书,约400余箱,货值7万多元。执法人员对该公司无证生产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罚。

    3. 进贤县假冒生产铅笔案

    2007年初,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对进贤县温圳镇某村及进贤县某工业开发区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生产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铅笔35.8万支,用于制假的设备一套。经调查核实,上述两处共生产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铅笔135.8万支,货值金额计10.8万元。

    4. 新建县生产假酒案

    2007年11月,南昌市质监局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在新建县乌石桥查获一假酒加工窝点。当场查获假冒四特酒、五粮液、茅台酒等各类假酒300多瓶及大批制假原材料、标识、包装物。由于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该案被移送至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5.江西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酱油案

    2007年初,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对江西某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该公司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且伪造QS标志的酱油423箱,经检测为不合格产品。

    6.九江市生产假冒品牌卫生纸案

    2007年10月,九江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兴旺纸品厂进行监督检查。现场检查发现,该厂假冒他人厂名厂址,生产“超伦”、“缘伴”、“红粉佳人”、“维洁雅”等多个品牌卫生纸。质监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并处以罚款。

    7. 会昌县庄口加油站加油机计量短少案

    2007年5月24日,赣州市质监局稽查支队执法人员依法对会昌县庄口加油站进行检查。现场检测发现该加油站0#柴油加油机计量短少达到4.7%。经过调查,行政相对人承认0#柴油加油机的电脑主板已经人为改动程序,并且设置了密码,导致计量短少销售成品油,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货值金额为42982元。

    8.修水县某茶厂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加工茶叶案

    2007年9月,修水县质监局执法人员依法对修水县某茶厂进行专项检查。现场检查发现该厂违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进行茶叶加工,责令该厂停止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茶叶,已用非食品添加剂加工的茶叶作销毁处理,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9.吉安河东贸易广场违法销售“黑心棉”案

    2007年7月,接举报,吉安某敬老院购进一批有问题棉絮。吉安市质监局执法人员迅速对该批棉絮进行了监督检查,发现为“黑心棉”。经调查取证,该批被子是从河东贸易广场批发部进的货,而河东贸易广场又是从温州批发市场进的货,不是本地生产。该批被子共进货50床,货值金额1400元。

    10. 吉安无证分装加工食用油案

    2007年底,吉安市质监局执法人员端掉吉州区一家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分装加工食用油的窝点。据窝点老板交代,其从南方某地低价购入桶装茶油,经简单分装后转卖给本地批发商,赚取利润。执法人员现场扣押了已分装的茶油、封存了全部原料和加工设备。并及时发出召回令,共召回产品50余公斤,为消费者挽回损失万余元。

 
 
 相关链接
· 工商总局:消费维权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
· 07年"12315"为消费者挽回7.4亿元 |维权十大难点
· 中消协13日公布2007年消费维权十大难点评议结果
· 2007年"12315"维权网络为消费者挽回损失7.4亿元
· 全总2008年将努力实现农民工维权“十个新进展”
· 全总要求以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帮助农民工维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