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能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3月26日召开的山东省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能源发展理念,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努力构筑安全、稳定、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10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要实现替代能源量755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到2015年达到1342万吨标准煤,而到2020年,力求实现替代能源量2406万吨标准煤。
按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山东省采取财政、税收、价格等综合措施和强制性市场份额等政策,并通过组织政府投资项目和特许权等方式,培育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同时,适当放开可再生能源准入条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另外,还将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集成和装备制造,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
按照《山东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注释,区别于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指运用现代技术开发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在山东,资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好的可再生能源首推风能,山东的风能储量居全国前三。来自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显示,全省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总储量880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风能资源总储量的8.8%,相当于4个三峡水电站(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省风电的装机将由目前8座风电场、不到2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不到0.03%)增加到150万千瓦;到2015年,风电装机要达到300万千瓦;而再过5年,则要达到680万千瓦。分别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7300万千瓦、11700万千瓦和16000万千瓦)的2.05%、2.56%和4.25%,分别能替代能源量100万吨标准煤、200万吨标准煤和452万吨标准煤。
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截至2006年底,山东省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已有9万千瓦,年产沼气2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已投入运行。初步估算,全省可利用生物质能资源总量为20781万吨,折标准煤10166万吨。
太阳能利用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省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全省近三分之二的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500万KJ,太阳能年辐射总值相当于731亿吨标准煤,其中便于开发利用的约为7310万吨标准煤。山东省现有开发利用太阳能企业约110家,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约10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山东省推广最早,普及率较高,农村普及率约5%,城市普及率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