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云南省扶贫安居工程使64万户告别茅草房和杈杈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05日   来源:云南日报

    “安居工程送温暖,阿佤人民住新房”,佤山新歌的响亮传唱,唱出了百姓的心声,唱出了党和政府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温暖。

    2003年至今,从滇东南门户老山之巅到滇西的怒江大峡谷,从金沙江畔的滇东北高原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云南省扶贫安居工程惠及全省贫困农村的千家万户,成为一项受益规模广、投入力度大、群众反映好、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在境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安居工程工作,并将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从2003年起,省政府连续多年把扶贫安居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并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人民郑重承诺要全力抓好此项民心工程。全省调整思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优化整合扶贫资金,以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解决特困农户的安居温饱问题为中心任务,每年安排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实施扶贫安居工程。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安居工程作为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坚持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省、州、县、乡、村层层建立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状。各地切实加强对扶贫安居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通过整合资金、联手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严格管理、加强监督等有力措施,确保了扶贫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各级干部真抓实干和各族群众艰苦奋斗,云南省扶贫安居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阶段性任务,扶贫安居工作成效显著。从2003年至2007年,全省累计完成了特困农户破烂茅草房、杈杈房改造64.4791万户,其中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54亿元,改造了41.2869万户,结合重点村、温饱村、易地扶贫、农村防震安居房等项目建设,解决了23.1922万户特困农户的安居问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筹集资金3.6亿元,改造破烂茅草房3万户,受益群众12万人,全州基本解决了特困农户住破烂茅草房的问题;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共有4.41万户近18万人实现了人畜分居,改善了居住环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3万多贫困农户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扶贫安居房遍布怒江大峡谷,成为扶贫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据悉,2008年,云南省将安排4999.9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对昭通等9个州市居住条件极差的1.33万户特困农户的住房进行改造,投入5亿元财政资金,对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的17.1万户农村民居进行抗震安全工程改造。

    在实施扶贫安居工程的过程中,全省各地还对贫困农村配套实施农田水利、饮水、沼气、产业建设等措施,从整体上改善了云南省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还较好地促进了云南省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和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快了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扶贫安居工程建设中,云南省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群众为主体,使群众真正成为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实施者、管理者和监督者,这不仅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充分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同时还激发了贫困地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鼓舞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06年,在全省扶贫安居工程建设中,群众投工投料折资达18.08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53.1%。(朱 毅 杨建华)

 
 
 相关链接
· 扶贫办“雨露计划”已带动1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
· 河北:“细胞扶贫工程”使40万农民走上脱贫之路
· 陕西出台08年扶贫项目和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的公告
· 广西敲定今年扶贫开发目标 解决13万人温饱问题
· 四川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将投入11亿用于扶贫开发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