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4月11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期河北省部分地区出现的降雨过程由于雨量较小、降雨分布不均,对总体上缓解河北省干旱局面的作用极为有限,当前抗旱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目前,全省耕地受旱面积仍达 3200万亩,其中冬小麦受旱面积920万亩,春播白地缺墒面积2280万亩,63.8万人因旱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去冬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基本没有有效降水,旱情持续发展,形势严峻。目前,全省大中型水库共蓄水23.7亿立方米,可用水量16.8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0%左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较上年同期下降0.42米,致使全省17万眼机井出水不足,提水成本增加,抗旱难度增大。
当前,河北省春耕生产已进入关键时期,针对旱情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广泛动员、精心组织,迅速在全省掀起抗旱保春耕保夏收的新高潮。
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对已列入国家饮水安全建设规划的,各地加快了在建饮水工程施工进度,力争尽早让群众吃上安全水。对农村临时性人畜饮水困难严重的地区,组织技术力量,帮助群众建设应急引水、提水工程,同时组织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等为困难群众送水,确保群众有水吃。
强化水源工程建设,提高综合抗旱能力。各地结合春季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加强了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及时修复配套老化失修的机井、泵站、灌溉设施,积极修建水池、水窖等水源工程,同时对小水库、塘坝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增强蓄水引水能力。黑龙港地区加大了咸淡混浇工程建设力度。坝上、山区风能条件较好的地方则积极推广风能提水,在耕地少、常年干旱的山丘区,河北省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和抗旱坐水点播技术,努力扩大播种面积。
强化职能作用,提高抗旱服务能力。各级水利部门加强了对旱情、土壤墒情的监测,及时发布墒情信息、灌溉预报,指导农民适时抗旱、科学抗旱。各地还组织机关干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抗旱中的实际困难,指导群众科学抗旱。
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投入抗旱劳力210万人,开动机井约30万眼、泵站1100多处、机动抗旱设备20万台套,已抗旱浇地1800万亩,保证了河北省春耕生产的有序开展。(记者 郝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