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28日,辽宁省长陈政高到铁岭、锦州、营口三市,就环保工作特别是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两天来,陈政高一行驱车近千公里,实地考察了辽河流域水污染及其治理情况,并在各地召开现场办公会,与当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就污染源治理、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等工作进行深入研讨,对有关工作作出部署。副省长李佳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辽河流域由辽河、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组成,涉及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营口、盘锦市以及锦州的北镇和黑山、阜新的彰武、朝阳的建平等地区。省及各地对辽河污染问题一直高度重视,自1996年辽河流域被确认为全国 “三河三湖”重点治理流域以来,省及各地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收到一定成效。但受我省重化工业比重高、总量大、历史欠账多等因素制约,辽河流域污染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4月27日,陈政高来到铁岭市,先后深入到昌图“八一”水库、招苏台河大堤、通江口大桥、开原清河大桥、开原市清河排污口等地,实地考察了招苏台河、条子河等河水的水质,详细了解污水排放和污染治理规划情况。陈政高指出,辽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铁岭作为辽河流域的上游地区,对辽河污染治理负有重要责任,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污染源治理,确保辽河从源头开始就得到有效治理。
4月28日上午,陈政高来到黑山县,考察了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情况。当日下午,陈政高又来到营口市,考察了营口造纸厂正在建设中的2万吨/日污水处理工程和大辽河出海口水质。陈政高指出,加强排污治理是治理辽河污染的关键,污水处理厂建设得快慢、运行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辽河水污染防治的成效。要加快已经规划的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按时投入使用,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从规划建设到运营都要体现科学、实用、节俭的原则,做到生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污水处理厂要做到人员精干,管理严格,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要想方设法搞好中水回用。
在调研过程中,陈政高强调,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高度,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计,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为民造福的内在要求。陈政高指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去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下降”,实现了辽宁环保史上的重大突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比上年下降2%以上,辽河流域治理实现三年干流全部消灭超五类水体,五年城市段实现景观化”的目标。但必须看到,随着我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减排工作压力加大,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环境保护和辽河污染治理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从源头抓起,实现减排工作目标,全力打赢辽河污染治理这场硬仗,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陈政高指出,当前,做好环保工作,要紧紧抓住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两个关键环节,着力做好四项工作:一要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对于不能达标排放的小造纸、小糠醛、小水泥、小印染、小酒精等“五小”企业,坚决予以关闭。二要加快全省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今年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三要加大对二氧化硫的治理力度,所有企业必须实现达标排放;要坚决取缔10吨以下燃煤锅炉,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在县城要实现一镇一个热源。四要搞好河道治理,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湿地,并在河中种植蒲草、芦苇等草本植物,实行生物治理,净化水体。同时,还要在滩地上种植矮科灌木,以保持水土,防止扬尘。
陈政高强调,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决破除侥幸心理和等待观望的思想,要讲政治,讲大局,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监督到位。要建立和完善目标考核办法,把排污总量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并定期检查通报,接受媒体监督,接受社会监督。要严格落实区域限批办法,对污染治理不达标的地区实行新建项目区域限批。要健全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能完成减排和污染治理工作任务,甚至违法违纪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