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可以穿行万里,爱,能够跨越千山。
200多个小时里,无需组织、无需动员,每时每刻,燕赵儿女的心,都那么自然地与四川地震灾区同胞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感动着,为那些在第一时间自发赶赴灾区一线的普通百姓的身影,为那些苦等数小时排队献血的人潮,为那些时刻被刷新着的捐款、捐物数额,为那些真诚传递于网络、媒体和人们心中的鼓励、祝福、祈祷……
◆用我的双手,为你带来希望
“民丰,民丰,听得见我吗?”15日下午5时40分,河北广平县“的哥”商民丰的妻子郑书梅终于拨通了丈夫的手机,一颗悬了整整两天的心,总算落了地。
“我正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刚送过来一个汶川伤员,一会儿还要返回汶川。”丈夫的语速很快。
12日得到汶川地震的消息;13日自费筹集了3000多元的急救药品及矿泉水、牛奶等救灾物品从广平出发;14日,商民丰与朋友刘章平、张国强、袁金刚、张晓飞、耿薇薇、王文海7人自发组成的“抢险小分队”到达都江堰;15日开始,商民丰的那辆白色“冀DL1238”已往返于汶川县与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之间。
“这几天你们歇在哪儿?”妻子抓紧时间问着最关心的问题。“歇?停一停就可能丢下一条命啊,我们从到这儿就没歇过!”丈夫匆匆几句挂了机。
妻子埋怨:“怎么也不说什么时候回来?”但她却一点不后悔“放他走”,因为丈夫走的时候说,他们的每一双手,都可能是一个受灾家庭的希望。
出发了!冀州75岁的老外科医生自费组织的救灾医疗队;出发了!玉田抗击冰雪十三位农民组成的“爱心志愿小分队”;出发了!曾经感动省城的“雷锋的哥”贾德利……他们,带着燕赵儿女最朴素、最挚诚的深情,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在红色的专业救援人员、绿色的解放军战士们中间,千里驰援的普通人身影也令人动容。
◆悲伤的尽头,有我们守望相助
5月15日,河北献县王三孝村83岁的王春龄老人早早地起了床,来到羊圈旁,摸着两只心爱的羊,左看看、右看看,还真有点舍不得。
老人平时也没有任何收入,只靠儿女们奉养,但是一想到那些连家都被地震毁掉的灾区人民,他一狠心,牵着两只羊来到了集市上。也没有打价,有人肯出500元,他立时就卖了。
第二天上午,老人拿着钱,步行7个小时,赶到25公里外的县城,把自己的爱心送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灾区的事,就像我自己的事,我得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心里才踏实!”老人这句平实却令人温暖的话,也是万千燕赵普通百姓的心声。
灾难面前,同一血脉的中国人有了一种共同的决心:并肩携手,共渡难关!燕赵大地,处处收获着平凡的感动,展现着团结的力量———
15日凌晨1时,沙河市17岁的中学生牛群因急性白血病,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人们。孩子离开时,紧拉住妈妈的手留下遗言:“灾区的孩子更需要钱,替我把学校给我募捐的7850元钱给灾区”;
“这些钱,我攒了十几年,但我的党龄有30年……”易县北娄山村,一位58岁的独身老人一次捐出1000元钱,村民们都知道他捐出的这钱沉甸甸的,因为他家境贫寒,平日里十分节俭;
"虽然捐不了太多钱,但我们要在精神上同灾区人民站在一起!"滦县截瘫疗养院18名唐山大地震的截瘫伤员,缩减了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捐出360元钱;
"我和儿子都是灾区最需要的AB型血,让我们多献一点吧!"省会文化广场的献血车前,年迈的母亲在儿子的陪同下苦苦恳求医务人员。然而,由于连日来群众献血十分踊跃,血库已满,两人只好填写了预约表,随时等待献出自己的热血……
在这场漫卷燕赵的"温暖行动"中,人们争先恐后。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向灾区奉献着爱心:一元、五元、十元,或一床棉被,或一袋热血,这不是一个个简单的数字,这是灵魂的展示、是爱的凝结。
◆孩子,我想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如果灾区孤儿愿意来河北农村生活,我愿接收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使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已经捐款了,也献了血,我有能力抚养一个灾区的孤儿,我给他的爱将是无限的!"
"很想很想,牵了你的小手,离开那片荒凉的废墟;很想很想,抚着你的头发,轻吻你的额头,带你走出沉痛的记忆;来,孩子,来我怀里我们永远和你在一起!"
在百度石家庄吧、唐山吧、邯郸吧、河北吧……随手点开一个关于收养地震孤儿的帖子,就能读到这样真情的留言。
连日来,网易、搜狐、中华网等数十个大型论坛上,不断有河北网友表示想收养灾区孤儿。
"我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天天都在关注汶川的灾情,我与爱人认真商量过,真诚希望能够收养两三个灾区孤儿。"38岁的唐山网友李春喜甚至表示,哪怕不办理收养手续,只要可以资助几名孤儿直到大学毕业,他也心满意足。
已收养了18名孤残儿童的武安"爱心妈妈"李利娟说,这一次,她想收养10名左右的四川地震孤儿,"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尽早从失去双亲的阴影中走出来,微笑面对新的生活。"
几天来,四川省民政厅福利处的地震孤儿收养咨询专线几乎被打爆,工作人员已经把各地的收养申请人登记列表,等灾后收养程序确定后再予以联系。而在这个大名单中,最多的请求来自河北迁安市一家福利院,表示希望收养100到200名孤儿。
来自省妇联的最新消息:截至21日,全省志愿前往灾区临时抚育灾区孤儿的"爱心妈妈"已达数千人,仅省会便超过500人。经过专业培训的她们,将为那些受创的弱小心灵带去母爱的阳光。
5月20日晚,数千名群众自发聚集在省会文化广场,同时点燃手中的蜡烛,齐声念诵着"生死不离"的诗句,用烛光围聚成一颗颗真挚温暖的心,为死难者送行,为失踪者祈福,为幸存者祝愿---灾难中,心与心的相牵,一定能够让人更加勇敢,让明天充满希望! (记者 翟楠楠 孟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