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主研发的应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系统在
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关单位致函感谢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微系统所、声学所和计算所最新自主研发的应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系统,紧急调往北川灾区投入使用,作为重要的应急通讯手段,在灾区通讯基础设施严重毁损的情况下发挥了关键作用。23名科研人员分2批从上海和北京出发,携带5套基站、30个移动终端,在北川架设无线通讯网络,迅速组网成功,并与卫星系统连通,顺利实现了指挥部与观察点、救援点和新闻站之间的宽带连接和现场视频传输。该系统可以在没有固网和移动网的情况下独立工作,不仅使指挥所能够实时了解灾情和救灾现场的状况,并实现与上级机关的联系,为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通讯保障;而且使前线新闻媒体迅速就地发布新闻成为可能,使全国人民能及时了解当地灾情和救灾进展。
5月20日与21日,北川抗震救灾前线安保指挥部与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先后致函表示感谢。
感 谢 信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贵所在我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地震灾害发生后,不辞辛劳,不惧危险,积极与抗震救灾前线安保指挥部接洽联系,主动给我部安装了卫星上网设备,为我部了解、掌握抗震救灾整体情况,与市抗震救灾安保指挥部保持联络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
同时,贵所的无线视频远程采集传输系统在抗震救灾前期,向县指挥部传送多路现场视频图像,为指挥救灾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处置中,需要无线单兵、车载、无人飞机遥测等多种平台的视频采集方式,第一时间进入现场,从多角度、多方位获得尽可能完善的视频信息,以供处置指挥部及有关专家评估。同时应考虑有线光纤、无线微波和卫星线路等多种远程传输方式,以克服单一传输方式固有缺陷。
最后,再次感谢贵所对北川县抗震救灾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北川抗震救灾前线安保指挥部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日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我院派出抗震救灾医疗队前往汶川执行任务,为保证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保持联络,将最新的抗震救灾实况反馈回来,您所人员不顾余震威胁,克服一切,吃大苦耐大劳,为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安装互联网设施,我院谨代表奋战在抗震救灾阵地的医疗队对您所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决心要以昂扬的斗志、顽强的精神坚决完成好医疗救援任务。
此致
敬礼
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