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根据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批示精神,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院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白春礼主持召开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听取了办公厅关于院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建议的汇报,基建局关于成都地区单位受灾损失情况的汇报,计划财务局关于院抗震救灾应急专项建议方案的汇报,各专业局关于抗震救灾项目的补充汇报,并对下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部署。
会议充分肯定了中科院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的成绩和进展。会议认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院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中科院发挥积极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为人员营救、遥感监测、震后防疫、心理救助、灾后重建等提供了重要决策建议和技术手段,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四川省委省政府很好的评价。
白春礼指出,全院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强协作,深入推进科技救灾工作。全力支持和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科技救灾工作,提供科技人员、技术等支持与服务。继续开展灾情监测与评估,对已获取遥感影像加强准确判读分析,加快报送速度,为防止次生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分析报告和咨询建议。加强心理干预与疏导、公共卫生与疫情防治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积极参与灾区重建规划工作,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恢复与重建等。急灾区所急,在全院范围内组织针对灾区需求的各类科技救灾项目。同时,前瞻部署科技力量,为人类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加强基础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前瞻部署和综合交叉。探索和认知地震、洪水、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机理和规律,提出前瞻性、创造性的科学思想。建设、完善灾害监测网络体系,进一步集成与研发灾害监测预报、防灾减灾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
白春礼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关心和支持院内受灾单位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做好抚恤遇难者家属、救治受伤职工等工作,妥善安置好受灾职工和学生的生活。尽快恢复正常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组织统计建筑物和仪器设备受损情况。抓紧加固、维修、重建受损倒塌的房屋,修复科研设施和设备。
白春礼指出,要按照中央部署做好宣传工作,普及抗震救灾科学知识,帮助公众用科学和理性的力量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同时使公众更好地了解科学、了解科技工作者、了解中国科学院。正确引导干部职工和青年学生抗震救灾的热情,将其转变为科技救灾和科技创新的巨大动力;要使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在科技救灾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迅速成长。进一步树立科教兴国、创新为民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持续推进知识创新工程。
最后,白春礼要求,全院上下要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厉行节约,支持抗震救灾。院机关各部门要削减行政经费开支,幅度不低于年度预算的5%。会议要求办公厅起草院机关节约行政性经费开支的实施方案,对院属各单位相应提出要求。
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副组长詹文龙、阴和俊、王庭大,以及蒋协助、张知彬、田静、潘教峰、孔力、孔繁文、郭华东、汪克强、刘鸣华、常旭、李婷等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局领导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