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国家文物局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论证会在成都召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3日   来源:文物局网站

    2008年5月28日晚,国家文物局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论证会在成都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童明康主持。

    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廷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浙江古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黄滋及北京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韩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轮,成都市博物院院长王毅等。参加论证会的领导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文物处处长许言、副处长刘洋,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管理局局长徐荣旋,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三处处长杜高翔,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王琼、赵川荣等。

    首先,单霁翔局长传达了中央领导关于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的有关批示,并指出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是记载人类发展史上重大自然灾难的一种记忆方式,是正视灾难、见证历史,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需要。

    其次,单霁翔局长要求地震遗址博物馆将以“在废墟中重生,在磨砺中崛起”为主题,建设成为为全世界第一座完整保留地震原址的灾难纪念地与博物馆。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应坚持原址保存、重点保护、区别对待、生态文化、公众参与的原则,重点实现见证和展示、纪念和凭吊、科普和教育、科研和发展几大功能,突出地震遗址展示区、重点保护和展示的遗迹、有特色的博物馆(陈列馆)、缅怀遇难者地纪念设施、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科普中心、向公众开放的科研中心方面的内容。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管理局局长徐荣旋代表省文物管理局就地震遗址博物馆的规划论证作了汇报发言。

    2008年5月27日下午、5月28日上午,我们两次召开专家座谈会,专题讨论“5•12”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纪念)馆建设方案。来自文化、文物、地震、建设、规划、环保、国土资源等领域的20多位与会专家,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该博物(纪念)馆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初步设想。由于“5•12”汶川大地震影响的范围大,在博物(纪念)馆建设的形式上,应由点、线、面组成,展示“5•12”汶川大地震的历史面貌。

    与会的省内外专家提出:地震遗址博物馆要高起点、高规格的进行规划、建设。着眼于建成世界一流的灾难性遗址博物馆,为下一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确定合理的规划范围,将地震中出现的山体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现象纳入遗址保护范围;新建博物馆连同服务功能区应尽量远离遗址区,与新县城的建设相结合,保持遗址的完整性、真实性,使其充分发挥缅怀、纪念作用,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相关链接
· 国家文物局召开抗震救灾甘肃现场会 单霁翔讲话
· 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提出建立北川地震遗址公园设想
· 文物局抗震救灾调查组听取白帝城文物受损情况
· 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重庆主持召开抗震救灾现场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