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省交通厅了解到,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总体部署,青海省从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全省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和渡改桥工程,包括通畅工程、通达工程等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中,开展为期3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
据了解,青海省自2003年全面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坚持将农村公路建设同经济结构调整、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相结合,同新农村新牧区、农牧业示范区、资源开发区建设相结合,逐年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促进了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省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65.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5685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78%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91.7%的行政村通公路,受益群众超过160万。与此同时,全省还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村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 农村公路建设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性措施。
此次启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交通厅要求各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质量工作方针,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为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市场,完善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农村公路质量保证体系,使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平均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在2007年基础上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其中路基压实度、路面强度与厚度、混凝土强度指标合格率达到94%,力争达到95%。(作者:星子 杨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