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天津确定新20项民心工程项目解决群众最关心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15日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

    在去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天津市委、市政府日前确定了新的20项民心工程,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一、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颁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福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企业退休人员采暖补助费由企业发放改为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统一发放。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困难企业下岗职工收入认定办法,扩大低保家庭保障范围。提高特困救助标准,扩大特困救助家庭范围。实行基本生活必需品与低保、特困家庭财政补助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保证及时足额发放。采取多种措施,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二、着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全年新开工住宅面积1800万平方米,竣工1500万平方米。推进新家园居住区建设,年内完成华明和双港两个居住区350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提供普通商品住宅4万套。

    全年为12.9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其中向1000户拆迁中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000户非拆迁最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孤老病残家庭提供实物廉租住房,向1.7万户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租房补贴,为2.37万户承租公有住房的低保和优抚家庭核减租金,向3000户拆迁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为拆迁中低收入家庭建设6.23万套经济适用住房,为中低收入家庭建设2万套限价商品住房。加快推进市区分散危陋平房拆迁改造,年内完成100万平方米拆迁改造,安置居民4万户。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帮扶机制

    全年新增就业35万人。对“4050”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单亲母亲家庭等10类就业困难群体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率达到80%以上。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小额担保贷款对象由失业人员扩展到自主创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失地农民。完善创业服务,对拉动就业明显的创业项目给予2至10万元奖励。全年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5万名,对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四、提高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

    开工建设一批专科医院,中心妇产科医院年底前完成主体结构,海河医院、安定医院年内投入使用。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展到农村地区,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体化,使全市城乡居民都能免费享有建立健康档案、慢性病筛查和管理、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以及残疾人、精神病患者、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健康管理的18项服务。启动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建立保障妇幼健康的三个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390万人。

    五、完善教育设施和学生助学体系

    新建、扩建一批高等院校和历史名校,完成天津医科大学“211”工程,建成天津师范大学、理工大学、工业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和职业大学北辰新校区续建工程,完成第四十一中学、育红中学和第十九中学等历史名校改扩建工程。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项目,重点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性普查与加固提升工程。建立学生资助中心,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受益中小学生84万人。

    六、活跃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和“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完成天津图书馆、滨湖剧院改扩建等项目。组织系列公益性文艺演出。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建成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增设一批全民健身设施和场所,协办好北京奥运会足球赛事,承办好体操世界杯、女子佩剑世界杯等国际赛事。

    七、继续搞好旧楼区综合整修

    完成500万平方米旧楼区综合整修,使11.1万户居民受益。对居民社区甬路124公里40万平方米进行改造提升和硬铺装。完成2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使3.6万户居民受益。完成中心城区356幢住宅楼房平改坡工程。实施直管公有住房门窗油漆及楼内公共部位维修、二次供水改造、屋面维修等专项工程,修缮400万平方米,使16万户居民受益。

    八、改善居民供热、供气、供水条件

    全年新增住宅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供热700万平方米,补建老住宅供热100万平方米,使我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2.5%。新铺设燃气管网96公里,改造燃气旧管网200公里,更新改造5万户居民户内管道。实施居民住宅自来水改造工程,改造自来水旧管网200公里,完成中心城区5万户居民住宅户内管道改造。完成400处楼房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解决部分居民住宅水压不稳、水质差问题。

    九、解决部分区域雨后积水问题

    改造市中心240片低洼积水片,新建和更新排水管道76.5公里,设置收水井2600座。对坐落在居民区内的20座排水泵站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增加除臭设施,消除异味。改造先锋河和大沽排污河中心城区段,实施河道清淤、截污和堤岸加固,改善沿河环境面貌。对中心城区43条、45万平方米土路实施硬铺装,年内消除中心城区所有土路。

    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在城市主干道建设行人过街天桥10座。在新建居住区补建公交首末站6座,新增公交线路16条,开辟校车专线8条,实现每个新居住区都设有公交站,直通市区公交线路不少于2条。更新公交车1000辆;更新出租车1万辆,使新型出租车达到2万辆。提高出租车服务标准,打造服务品牌企业,建立车辆清洁卫生考核机制,开展创建绿色的士车厢禁烟活动,建立市民投诉中心,实现投诉、受理、办理分开,开通使用出租车调度服务中心管理系统。

    十一、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停车秩序管理

    对占用繁华商业区、重点地区公共停车设施进行清理,恢复原有功能。小白楼和天津站地下停车场年内投入使用。在部分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大型商场和医院配建一批机械式停车楼。出台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修订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提高新建大型公建机动车泊位配建指标。规范社区停车管理,整顿车辆占压道路和便道以及乱停乱放等问题。

    十二、加快交通智能化建设

    在市区主干线和交叉口,规范、更新交通信号灯650处,各类交通标志2000面。在27条主干道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65公里,形成两横两纵7条联络线的公共汽车专用道路网。在主干道和入市口设置12面交通信息发布诱导屏和信息采集点位,建立道路拥堵警示系统,合理疏导车流,缓解道路拥堵。推进外环线以内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建设。

    十三、综合整治一批重点地区和道路

    加强天津火车站和滨海国际机场等地区综合管理,创建一流服务窗口。高标准启动实施天塔、大胡同等4个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完善地区功能,规范道路两侧街景立面,调整经营业态,体现文化品位。建成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高效能管理机制,巩固迎奥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实现长效管理。

    十四、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新建和提升各类绿地2600万平方米,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率达到7.5平方米。重点加大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全市所有区县都要在各自建成区建成2片以上、每片5000平方米以上的精品绿地,中心城区以外各区县都要规划建设一座300亩以上的区域性综合公园,年内建成蓟县、大港区、西青区、津南区内的4座公园。

    十五、增加养老服务设施

    全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100张。新建、扩建、改造包括有老年人服务设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5个,新建示范性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20个,在100个居住人口超过6000人的社区配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和老年活动室等养老服务设施。

    十六、增设一批便民菜市场和小超市

    在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建成30个菜市场,共计6万平方米。在市区菜市场和超市增设无公害农产品经营示范店(柜)200个。新建社区商业中心200个。新建农村便利店500个,生产资料连锁超市200个,大型配送中心1个。

    十七、开展城乡接合部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治理脏乱点位126处,拆除沿街违章建筑,规范临街商业牌匾,增加环卫基础设施,改造里巷道路,实施绿化美化。完善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管理机制,建立作业、管理和执法队伍,纳入城市管理监管范围。

    十八、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改造新建乡村公路1000公里。完成以道路、排水和环境改造为重点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个,其中新建和改造镇区道路、排水项目70个,建设小城镇垃圾处理设施20个,污水处理设施10个。创建文明生态村100个,完成1352个无路灯村“亮化”工程,实现农村主干街道硬化328公里,新建地下排水管道314公里,建设户用沼气池3626口。

    十九、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治理

    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建成10万亩设施农业蔬菜基地、2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和13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改造中低产田28.8万亩,主要包括修建排灌站113座,修复配套机电井582眼,架设输变电线路184公里,开挖疏浚渠道846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401座,修建机耕路196公里等。

    二十、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力度,铺设管道7600公里,安装变频设备600套,安装水表18.9万块,通过除氟降盐和管网入户,解决7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衬砌防渗明渠40公里,铺设低压管道1000公里,维修改造及新建农用桥闸涵100座,改善农业生产用水水质。

    市委、市政府要求,新20项民心工程,都是直接关系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具体事项,原则上要求当年启动,当年完成。项目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周密安排,对各自承担的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落实责任,扎实推进,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主动配合,通力协作,搞好服务,推动新20项民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市有关部门要加强督促和检查,确保新20项民心工程圆满完成。  (记者 王立文 白俊峰)

 
 
 相关链接
· 京津高速第二通道16日开通 终点为天津北疆港区
· 天津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度储备计划安排
· “打开音乐之门”暑期系列音乐会在天津举办
· 海河流域防汛形势严峻 天津超常规做好防汛准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