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浙江湖嘉申线湖州段一路而行,保留完好的双林古桥、菖蒲或芦苇茂盛的原生态护岸、创下国内桥梁整体一次性顶升纪录的屺风大桥、服务功能齐全的水上综合服务区……这一切,诠释着现代交通人追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水运建设发展新理念。
7月15日至16日,全国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验收会议在浙江湖州召开,与会专家和代表现场考察了湖嘉申线湖州段和京杭运河江苏段部分航道示范工程。经专家评审,湖嘉申线湖州段航道建设工程和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常州市区改线段工程、宿迁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暨水上服务区4个示范项目正式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验收。
至此,加上先前已通过验收的株洲航电枢纽示范工程,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活动自2006年开始实施以来,确定的三类8个示范项目已有5个通过验收,广东数字航道、黑龙江省大顶子山枢纽和长江数字航道3个示范工程也将于年内验收。
验收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将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的经验概括为“五个坚持”和“五个树立”,即坚持质量第一,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树立柔性化设计的理念。
徐祖远说,一条川九路示范工程,对公路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活动也将为水运建设带来很大的示范效应。这些先进理念经过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将对今后的水运建设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延长航道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的一大亮点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树立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以设计为龙头,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建管养并重,实现工程建设和建成后营运成本的最小化。在航道线位选择中,充分利用原有航道进行改造,在特别弯曲的河段,截弯取直,改善航道安全行船条件;同时通过加大护坡结构强度,增强工程的耐久性。护岸底板深度设计低水位从原来的0.1米调整为0.5米以下,大大增强了抵御船行波冲击的能力,延长了航道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期的维护成本。
为船民建设水上的“家”
“在服务区除了买东西方便,还能加水、修船、倒垃圾,就像进了自己家一样。”在京杭运河宿迁段、常州市区改线段,湖嘉申线湖州段,内河船民对水上综合服务区赞不绝口。
正是因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港航部门充分考虑船民生产、生活和安全需求,增设水上服务区、临时停泊区,为船民手续申办、物资补给、生活消费、船舶维修等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生态护岸展现美丽风景
翠绿的护岸是内河最养眼的风景,或生长着天然芦苇,或补植了菖蒲,或种植了柳树,或在自嵌式护岸的混凝土砖块的孔内植上绿草。特别是亲水性、透水性预制砼沉箱式护岸断面形式和椰丝毯护坡技术的应用,为水生动植物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这充分体现了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京杭运河宿迁段在建设中将航道整治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将原有岸边水生芦苇移植到岸坡,同时,通过单边扩建、异地重建,保护清代漕运码头、大王庙、东大街、古桥等古运河遗址。
运河出土多方受益
内河水运的优势是占地少、运能大,在航道的升级改造中,示范工程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注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耕地资源。
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改线段工程与312国道常州改扩建工程同时设计、同步实施。国道改扩建工程全长28公里,所需250万立方米路基土方全部来自运河土方开挖,其中17公里与运河并行共线,200万余立方米路基土方直接就近翻运。此外,运河土方还为市区道路改造、沿线砖瓦厂等提供了大量用土,形成了“运河出土,多方受益”的局面。
据测算,京杭运河常州改线工程共节约用地约1.4万亩;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利用水下开挖的土方填筑低凹地,新增可利用土地约1000亩;宿迁水上服务区建设利用船闸开挖土方填筑滩地,新增可利用土地约200亩。
浙江省研究的混凝土劈离块护岸结构形式,其块体制作利用电炉渣等工业废料,既可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石料的开采和对环境的破坏,且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航运水利工程完美结合
长三角地区水网密布,且城镇和人口密集。航道建设根据沿线地形地貌,统筹考虑城市规划、水利防洪等要求,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树立柔性化设计的理念,较好地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
在京杭运河建设中,当弯道最小弯曲半径难以满足规范时,采用加大弯道内侧宽度,既不需要改建防洪大堤,又满足了船舶航行安全。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改线段与太湖流域防洪骨干工程武宜运河相结合,共线8公里河道,减少航道工程投资约1.5亿元,实现了水利、航运的双赢。
船舶提速 油耗降低
湖嘉申线按三级航道标准建成后,新增航道通过能力5000万吨,有效地解决了长湖申线堵航问题,同时沟通了杭湖锡线、东宗线、京杭运河等航道,完善了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提高了区域水运的竞争力;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标准由三级提高到二级后,航道单向通过能力由5000万吨提高到8000万吨。
航道条件的改善有效促进了船舶大型化,船舶航速因此同比提高近30%,油耗同比降低约20%,污染物排放也相应减少。京杭运河建设水上服务区后,实现了船舶油污水及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减排效果明显。(彭燕 刘江洁 沈莲 何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