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提前3年实现10年扶贫目标 贫困地区实力增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9日   来源:辽宁日报

    7月28日,记者从辽宁省政务公开办、省政府纠风办、民心网与省扶贫办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辽宁省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360万人下降到2007年底的1.7万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提前3年实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奋斗目标。

    据省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辽宁省扶贫开发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共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有组织有计划扶贫开发阶段(1984—1993年)。到1993年底,全省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360万人下降到147万人。第二阶段是“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到2000年底,全省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147万人减少到49.98万人(不包括因灾返贫人口180.11万人)。第三阶段是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阶段(2001—2010年)。到2007年底,全省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232.79万人(含因灾返贫、贫困标准提高新增的人口)减少到1.7万人。

    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综合实力普遍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2007年,15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8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144%和192%。15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62元,年均增长17.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5.6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扶困助学体系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所有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初步解决了困难群众就医问题。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贫困地区的道路、电力、供水、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辽宁省扶贫开发的主要方式包括整村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定点扶贫等。

    目前,辽宁省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管理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项目管理方面,辽宁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项目管理制度化、项目资金确定公开化、管理责任明确化、检查监督规范化、项目验收标准化。在资金管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资金管理制度化、资金使用规范化、项目资金档案管理微机化。(记者 李明)

 
 
 相关链接
· 辽宁省:确保扶贫款在阳光下运行 来有源去有踪
· 重庆采取八条可行措施较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 海南省政府将在全省推广琼中小额信贷扶贫模式
· 中国三峡总公司已经投资1.4亿多元用于扶贫开发
· 重庆市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构建富裕新农村
· 海南省将投资1.9亿元全面启动教育扶贫移民工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