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发展改革委:灾后重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有关情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01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编制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灾后重建规划组办公室从规划编制工作启动阶段,就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人民网和中国网设立了“灾后重建规划建言献策”专栏,并建立了“专栏设立-专人整理-刊物编辑-报送-规划编制吸收”的工作机制,保障了社会各界的建议有一个良好、畅通的渠道得到反映,确保规划编制能够吸收、采纳重要建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尊重民意、反映民愿。

    目前,灾后重建规划组办公室已收到建言1000多条,编辑《灾后重建建言献策摘编》20余期。在“灾后重建规划建言献策”专栏发布意见建议的人士来自方方面面,既包括此次地震的受灾群众,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历过台风、地震等灾害的其他地区的群众;既包括参加一线抗震救灾工作的解放军官兵,也包括高校、研究机构的教授和专家;既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工作人员,也包括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和在校大学生等等。

    各方面人士有关规划编制理念、城乡住房建设、学校重建、地震遗址建设、就业安置的诸多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得到了具体反映。有些建议还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做出了重要批示。

    目前提出的一些重要建议有:

    一是规划理念。应坚持短期建设与长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互相兼顾、统一起来。短期建设的客观依据,主要是灾区的地质条件需要几年的稳定期,不能急于进行大规模的永久性工程建设;长远建设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要能经受7—8级强地震和其他地质灾害的考验。有群众认为,规划编制应坚持重点明确、交通先行的原则,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灾区重建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生活生产重建与文化重建统筹进行的原则,以及尊重自然和修复生态的原则等。

    二是专项规划。城镇和农村建设规划要有利于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建设规划,要立足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链的发展,结合各地的特色资源条件,调整产业布局,形成特色经济的规模集聚效应和产业链辐射效应;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重在提升市场服务功能上做文章;防灾减灾规划重点要抓好房屋防震建设新标准制订和山区生态保护,还要做好今后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对策规划。

    三是政策措施。不应该仅仅只是出于表达救灾的感情,更应该出于市场规律本身来考虑,并考虑政策环境将会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要充分考虑过渡安置阶段和重建阶段之间的政策衔接问题,使受灾群众和企业产生合理预期。政策制订要留出可调整的空间,必要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恢复性重建要由政府财政资源主导,以公共财政开支为基础进行;发展性重建则应由金融深化主导,调动市场资金和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发展性重建。要理清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的关系,并促使公共部门公益性财政和政策金融形成有效的配合。在重建问题上,还要对短期膨胀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市场容量有所估计,避免后期市场萎缩带来的困境。

    五是受灾群众补助方案的设计。要尽量衔接,力求公平,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精确测算,制订较为统一的补偿标准,防止因相互攀比形成不稳定因素。

 
 
 相关链接
· 发展改革委举办贯彻反垄断法查处价格垄断培训班
· 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采取措施坚决遏制月饼过度包装
·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向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赠汗巾护腕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七省(区)未完成2007年节能目标
· 发展改革委召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座谈会
· 发展改革委:7月29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继续略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