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3% 城市涨6.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2日   来源:统计局网站

    8月12日,银川市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水果。 当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其中,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6.8%。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其中,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6.8%;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6月份上涨0.1%;食品价格下降0.1%,其中鲜菜价格上涨4.3%,鲜蛋价格下降0.8%。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6.0%(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2.1%),鲜菜价格上涨8.4%,粮食价格上涨8.6%,油脂价格上涨30.8%,水产品价格上涨18.3%,鲜果价格上涨17.4%,鲜蛋价格上涨5.9%,调味品价格上涨5.9%。

    二、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1%。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4%,酒类价格上涨8.1%。

    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4%。其中,服装价格下降1.5%。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1.5%,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9.8%。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1%。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2%,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5.4%,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3%。

    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0%,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22.2%,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0.9%,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4.8%,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0.5%;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9.0%。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9%。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0.2%,教材及参考书价格持平,文娱费价格上涨2.0%,旅游价格下降0.1%,文娱用品价格上涨0.1%。

    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7.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9.1%,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8.8%,租房价格上涨3.8%。

    1-7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其中,城市上涨7.4%,农村上涨8.3%;食品类价格上涨19.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7%,衣着类价格下降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8%,居住类价格上涨7.0%。  

CPI走低传递出哪些信号?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周英峰、江国成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这是今年以来CPI涨幅连续第三个月走低。在物价上涨压力对我国经济形成严峻考验的背景下,CPI涨幅呈现久违的回落趋势,引起各方关注。

    通胀压力稍缓

    11日晚,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天客隆超市购物的臧大爷告诉记者说,他觉得目前物价“已经涨得慢些了”。

    臧大爷的感受,在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中得到了验证。从5月份的7.7%、6月份的7.1%,再到7月份的6.3%,CPI在经历一年的持续攀升和高位运行后,涨幅开始呈现逐月走低的趋势。

    “CPI走低,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系。”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说。

    去年6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4%,而到了7月份涨幅一下子提高到了5.6%。从此开始,CPI涨幅一路走高,先后突破6%、7%和8%的关口,到今年2月份达到了8.7%的顶峰。

    长期关注CPI走势的经济专家徐连仲认为,本轮CPI上涨的主导因素是农副产品,随着这些产品价格的下降,它们对CPI上涨的拉动作用也在降低。

    从7月份的数据看,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为14.4%,比6月份减缓2.9个百分点;猪肉价格涨幅为12.1%,比6月份减缓18.3个百分点;油脂价格涨幅为30.8%,比6月份减缓3.2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与经济过热密切相关。随着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总需求增长的速度必然降低,这是分析当前CPI走势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张晓晶告诉记者。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求关系。

    “考虑各方面的因素,8月份CPI涨幅会比7月份低,逐月走低也应该是可以预期的事。”徐连仲预计,第三季度CPI涨幅将在5.5%左右,第四季度将在4.5%左右。

    上行风险犹存

    武云,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名公务员。她感觉“物价现在比较平稳”,不过她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但是存不下什么钱。

    正如武云的感受一样,我国CPI涨幅出现回落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趋势,但居民用于日常生活开支的比重并未明显降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存在着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字显示,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这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

    “当前我国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PPI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CPI,但会增加企业成本和经营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由此导致的就业和收入减少,会降低一部分群众对较高物价的承受能力。

    从理论上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上涨会对CPI产生较大的上行压力。“PPI向CPI的传导虽然受到产能过剩、价格管制等因素的制约,但对PPI的上涨趋势,仍要给予足够重视。”张晓晶提醒说。

    本轮PPI上涨,反映了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去年以来,国际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给我国带来了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近期,国际油价、粮价涨幅有所回落,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受全球经济放缓而需求减弱的影响,国际油价等近期出现回调,但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不可能大幅回落,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张晓晶说。

    徐连仲认为,总体来看,今年后期我国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CPI仍将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后期防止出现严重通胀的任务仍很艰巨。

    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要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稳定物价可期

    “我对下半年物价形势的稳定满怀信心”,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要看到党中央、国务院有决心、也有能力把物价上涨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今年以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在生产、流通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增速适度回落,这有效缓解了供求矛盾,有利于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粮价是百价之基。过去,我国粮食生产每5年一个周期,往往是2年丰收,2年持平,1年歉收。“在世界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我国夏粮生产连续5年丰收,对稳定物价意义十分重大。”姚景源说。

    同时,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后,猪肉供应也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趋势,猪肉价格稳定下行,对稳定物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已经开始显效,下半年仍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增加粮食、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为进一步稳定物价打下基础。”张晓晶建议说。

    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下半年我国将继续完善宏观调控,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同时,对相关食品、能源产品的价格继续实施干预措施。

    “在前期紧缩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后期的调控措施应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徐连仲对此建议说,可考虑通过取消居民存款利息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低收入群体提高价格补贴等措施,增加全体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在不发生大的不可测事件,并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下,今年价格总水平的涨幅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是可期的。

“物价较平稳”“成本可消化”
——7月份经济数据公布之际连线社会各界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雷敏、朱立毅、向青)11日以来,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了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数据。

    党中央、国务院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摆在突出位置。目前,经济运行的现状究竟怎样?企业和老百姓的感受最直观。12日CPI数据公布当天,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有关专家、企业和百姓。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涨幅已连续三月回落。

    长期关注CPI走势的经济专家徐连仲认为,本轮CPI上涨的主导因素是农副产品,随着这些产品价格的下降,它们对CPI上涨的贡献率也在降低。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天客隆超市购物的臧大爷的感觉与7月份CPI的走向正相契合。他觉得物价“已经涨得慢些了”。臧大爷目前已退休,月收入5000元左右。他告诉记者,物价上涨的情况这段时间有些改善,肉价已经降了些,而且随着应季蔬菜的上市,菜价也有所回落。

    武云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名公务员。她感觉“物价现在比较平稳”。不过她说,虽然目前她们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小孩还小也没什么学费负担。她表示,政府在稳定物价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她对将来还是有信心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为1996年以来最高涨幅。

    中秋将至,面对原材料的大幅涨价,杭州的生产厂家几乎达成一致:今年月饼不涨价。

    在杭州的浙江宾馆、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海华大酒店等的月饼价格和去年一样,没有变化。杭州雷迪森大酒店推出的三款月饼礼盒,最低一档只比去年涨了十多块钱。

    浙江宾馆一位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许多企业都因为原材料涨价而面临很大的经营困难,而主要作为企事业单位发给员工的中秋节的福利,月饼的消费很容易被砍掉,因此月饼生产商都不敢轻易涨价,只怕丢了生意。

    业内人士表示,月饼销售的利润本来就很高,不提价对月饼生产商来说只是少赚了点。同时,采取内部挖潜,减少生产成本等方式,特别是在包装上“瘦身”,成了月饼生产商缩减成本的重要方式。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7月份PPI数据公布当天,出于对未来通胀压力前景的担忧,本已处于弱势的沪深股市出现暴跌。而12日“出炉”的7月份CPI涨幅虽然略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但并未能对处于弱势的沪深股市产生有效提振。当日上证综指继续下行,盘中再创本轮调整新低。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 CPI同比涨7.9%

 

 图表: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 新华社发

    7月17日上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有关情况。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 倪宏摄)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周英峰、刘铮)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7.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上半年GDP为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1% 城市涨6.8%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其中,城市上涨6.8%,农村上涨7.8%;食品价格上涨17.3%,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8.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5月份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8%,其中鲜菜价格下降5.9%,鲜蛋价格上涨2.7%。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3%。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7.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0.4%),鲜菜价格上涨8.3%,粮食价格上涨8.7%,油脂价格上涨34.0%,水产品价格上涨18.3%,鲜果价格上涨14.2%,鲜蛋价格上涨2.1%,调味品价格上涨5.6%。

统计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

图表:我国CPI涨幅回落至7.7% 新华社发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其中,城市上涨7.3%,农村上涨8.5%;食品价格上涨19.9%,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9.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4月份下降0.4%;食品价格下降1.3%,其中鲜菜价格下降15.7%,鲜蛋价格上涨4.1%。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9.9%。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7.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8.0%),鲜菜价格上涨10.3%,粮食价格上涨8.6%,油脂价格上涨41.4%,水产品价格上涨18.3%,鲜果价格上涨10.0%,鲜蛋价格上涨2.0%,调味品价格上涨5.4%。

上涨之中看变化——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分析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刘铮、周英峰)同比上涨8.5%,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几乎毫无悬念地再度高居8%平台,这已是CPI连续3个月突破8%。但是,从CPI具体构成以及环比数据看,在上涨之中,还是悄然发生了不少变化。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CPI时分析指出,4月份CPI仍处高位。这既与上年4月份的低基数有关,又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国内食品价格居高不下有关。

 
 
 相关链接
·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1% 城市涨6.8%
· 统计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
· 统计局发布2008年3月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 上涨之中看变化——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分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