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农业部:今年全国草原虫灾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7日   来源:农业部网站

    今年全国草原虫灾呈现偏重发生态势。为做好防治工作,减低灾害损失,促进牧区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农业部与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及早谋划,制定切实措施,保证防治虫灾工作,组织指挥到位、信息传递到位、物资准备到位和督查指导到位,现已完成草原虫灾防治7251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17%,有效遏制了草原虫灾蔓延的趋势。按每亩平均较少鲜草损失30公斤,每公斤鲜草0.2元计算,仅减少牧草损失一项,共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5亿元。

    据农业部统计,今年全国草原害虫危害面积3.5亿亩,危害面积同比增加36%,危害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四川、青海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草原蝗虫危害面积达1.75亿亩,较去年同期增加9%;草地螟危害8225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268%;草原毛虫危害3621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64%。

    针对今年草原虫害的严峻形势,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开展草原虫灾防治工作。一是强化联防联控,确保组织指挥到位。农业部在年初就组织召开了全国蝗虫防治工作会议,印发《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对草原虫灾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地农牧部门和各防控机构之间注重灾情互通,形成防控合力,切实保障防治工作协调统一。二是提前制定防控方案,确保物资准备到位。内蒙古、河北、四川、西藏等相关省(区)提前制定了蝗虫防控方案,及时调拨和购置防治物资,及早着手准备飞机防治工作,增购或租赁大型喷雾机具,有效保证了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到位。全国各级草原虫灾防治机构从2008年6月10至8月30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期间,每周印发《草原虫情周报》,及时通报草原虫情,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四是深入重点地区,确保督查指导到位。在防治关键时期,农业部先后派出5个督查组深入6个省(区)12个地(州)20个县(旗、市),对防治工作进行督查,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挥、协调管理,技术支撑机构现场指导,具体解决防治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保障了防治任务的顺利完成。

    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投入劳动力50余万人(天),大型喷雾器1.86万台(次)、小型喷雾器9.7万台(次),飞机作业474架(次),喷洒化学农药2066吨,新建和维修砖石鸟巢8万立方米,饲养牧鸡牧鸭30余万只,共防治草原蝗虫5517万亩,同比提高7.5%;防治其他草原虫害1734万亩,同比提高32.7%。重点地区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尤为突出,川、青、藏三省(区)共防治西藏飞蝗257万亩,超额完成了《2008年西藏飞蝗防控工作方案》规定的计划防治任务,实现了西藏飞蝗“不起飞、不扩散、不成灾”的目标。按照《2008年北京周边地区蝗虫应急防控方案》要求,北京周边地区共完成草原虫害防治1373万亩,其中完成草原蝗虫防治1096万亩,实现了“不起飞、不成灾、不进京”的总体目标。

 
 
 相关链接
· 黑龙江省2008年上半年治理“三化”草原140万亩
· 内蒙古草原蝗虫防治工作全部结束 蝗灾得到控制
· 辽宁决定对按规范程序明晰使用权的草原给予补贴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积极开展草原虫害防治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