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江苏检验检疫局召开江苏省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进一步部署应对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的方案。会议指出,江苏将通过六项举措加强进出口乳制品监管
一是进一步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摸清出口乳及乳制品企业、以乳制品为原料的出口食品企业、以蛋白质为质量指标的出口食品企业、出口饲料、宠物食品及其它与蛋白质相关的动植物产品的原辅料来源、验收情况。同时,进一步弄清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企业自检自控体系运行情况。
二是组织自查落实总局有关要求。检查专项整治以来总局和江苏局出台的各项措施是否得到了落实。将把执行情况纳入质量月检查的内容,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受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认真对待每一个举报和投诉。
三是加强相关企业监管。加强涉及乳制品及其原料、涉及以蛋白质为质量指标的出口食品企业、涉及以动植物蛋白为原料的出口企业生产检查。加强出口食品企业和相关企业完善原辅料合格供方评定制度,加强合格供方评定,制定原辅料验收标准。加强对进出口乳及乳制品、饲料、宠物食品及其它与蛋白相关动植物产品的查验工作。加强对注册登记企业、免验企业的监督管理。
四是加快“三聚氰胺”检测技术研究,不断研究新方法,增强检测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把关能力。
五是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相关企业的违规行为,按照规定,采取停产、整改,产品下架、召回等措施。对质检系统工作人员,是因渎职、失职,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都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六是完善应急机制,严格信息上报制度。实行每日报告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及时将情况分析、应对措施等有关信息第一时间上报。同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做好配合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据了解,9月14日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一结束,江苏局党组就连续召开党组会和局办公会,就贯彻紧急会议精神研究具体部署。为及时了解江苏进出口奶粉及相关产品的检验检疫情况,江苏局结合“质量月”检查活动,还派出六路工作组对江苏省食用乳制品以及以乳制品作为原辅料加工的出口食品及相关企业进行专题调查。
据初步统计,江苏省共有相关企业80家,其中出口乳和乳制品企业3家、以乳和乳制品作为原辅料的企业20家、植物源性饲料企业23家、动物源性饲料企业16家、宠物食品企业13家、植物有机肥企业5家。此外,江苏局还加强了进出口乳制品三聚氰胺的检测,先后对全省所有生产出口奶及奶制品企业生产的库存出口食品及乳制品原料抽样送检,对所有进口的奶及奶制品抽样送检。此外,江苏检验检疫局还加强标准资料收集,已收集了含有蛋白质指标的相关食品的标准4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