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农村税费改革、国有农场改革后,湖北省将全面开展又一重大改革,即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又称农业“小三场”)改革。9月23日,湖北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进一步推进农业“小三场”改革工作。
据了解,湖北省有500多个农业“小三场”,在培育和提供良种等方面作过重大贡献。然而,当前管理体制不活、内部经营机制僵化、职工养老保险滞后、企业债务沉重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运转十分艰难,改革迫在眉睫。
会议指出,农业“小三场”原则上要整体转制为企业,转制后要整体移交给地方政府,实行属地管理。同时,几百万亩土地是农业“小三场”的宝贵资源,改制后要坚持其国有性质不变,严格保护耕地资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会议强调,核定人员身份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农业“小三场”职工身份应统一按农工和非农工、正式职工与临时性用工进行划分,进行严格认定,并根据其认定的身份,分类纳入养老保险改革的实施范围。
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在会上要求,在全省统一政策的前提下,改革将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进行。其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改革成本的筹措等,要做到各级管各级,即属于哪一级管理的良种场,就由哪一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各级都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得力精干的专班,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记者廖志慧、通讯员彭章华、吕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