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接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核查处理山西省襄汾县利明选矿厂尾矿库存在重大隐患的重要批示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率有关人员赶赴襄汾县利明选矿厂尾矿库,实地查看了尾矿库和周边村民居住情况,发现该尾矿库存在重大隐患,立即在现场召开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坚决贯彻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重大隐患,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要尽快查明该尾矿库的有关具体情况。三是要迅速请专家提出排险方案,立即进行排险。四是要加强气象观测,及时发布信息。同时,市、县、乡三级干部要确定专人轮流对该尾矿库实施24小时值守监控,一旦掌握有降暴雨的信息,立即组织转移群众,确保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五是要再对当地类似尾矿库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尾矿库立即先停产,然后抓紧治理排除隐患。
当晚23时30分,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又专门听取了山西省临汾市关于对在现场召开会议确定的事项落实情况的汇报。强调:要争分夺秒、昼夜兼程、抓紧工作、尽快排险;要信息畅通,对气象信息及时掌握;要搞好盯守、制定预案、做好宣传、告知群众,以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按要求撤离、避险;要落实责任、分兵把口,做好各项工作。
经初步核查,发现该尾矿库坝高约30米,库容约20万立方米,整个坝体没有排洪渗水设施,坝体浸润线外露、稳定性极差,加之外坡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属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直接威胁下游1000米左右的张再村近1800多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9月21日,王德学和山西省常务副省长申联彬等领导同志以及尾矿库方面的专家,又一次对山西省襄汾县利明选矿厂尾矿库现场进行了实地踏查。专家们也一致认为,这是一重大隐患和危险源。踏查后,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的同志和省、市、县领导同志与专家们进行了专题研究,做了总体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确定采取以下十二项措施:一是由襄汾县委6名常委带领县科局长、乡镇负责人,分成6个工作组进入尾矿库下游的张再村,分头组织该村的6个村民小组开展人员撤离疏散工作,务必于当晚18时前人员撤离疏散完毕。二是采用泥浆泵,排除库内积水,以减轻坝体压力。三是开挖排渗井,加速坝体稳固性。四是开挖溢洪道,防止下雨洪水漫过坝顶。五是加强现场监测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六是尊重科学,安全除险。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除险,确保除险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事故。七是制定应急预案,充分考虑除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一旦发生问题,立即启动预案,控制局面,减少损失。八是加强领导,尽快成立由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政府有关负责人组成的指挥部,全面负责,下设几个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工作。九是要抢时间,第一位的是要确保在当日下午18时前把下游群众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要抓紧组织施工队伍,调集泥浆泵、钻机等设备,连夜开始施工。要在先抽排库内存水、矿浆的基础上,开始打排渗井、挖溢洪道。十是在消除隐患、排除险情后,再依法按程序由地方政府予以关闭、取缔。十一是做好村民撤离疏散过程中的思想工作,保持社会稳定。十二是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在现场协助指导村民撤离疏散和尾矿库除险工作。要求市、县要立即落实各项措施,马上开展工作。
为指导督促张再村村民撤离疏散工作,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领导和有关同志在省、市、县负责人陪同下于当天下午赶到张再村,走访多家村民,亲自动员开导村民尽快撤离疏散。自下午15时开始,山西省襄汾县委根据十二项措施制定的细化方案,在充分做好广大群众思想工作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助的基础上,精心地组织了利明选矿厂尾矿库下游张再村村民的撤离疏散工作。至当晚19时05分,全村446户、1783人已全部撤离疏散完毕,脱离了危险区。整个撤离疏散过程安全、有序、平稳。晚21时,为避免有村民私自返村,又在市、县、乡、村干部的陪同下,到张再村进行了检查,确认未有村民返回或滞留。
当晚21时35分,在检查完张再村村民未有返回情况后,调查组和省里的领导同志再次来到利明选矿厂尾矿库隐患治理除险现场,指导除险工作。在现场召开了由省、市、县、乡、村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听取了专家的汇报,研究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自21日下午15时开始,按照确定的十二项措施,隐患治理指挥部组织了150人的施工突击队,投入了大型挖掘机3台、功率4000千瓦水泵4台、照明车8台、大型发电车1台,调集直径80厘米水泥管16米、尼龙编织袋3000个,开始了尾矿库隐患除险整改工程的施工。至22日凌晨3时30分,270米长、2米宽、1.5米高的溢洪沟已挖掘完毕,直径80厘米、长16米的导流水管已与溢洪沟接通,排洪系统已经形成。4台水泵已安装并投入运转,直径5米、深3米的排渗井已在施工中。
9月22日,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于上午、下午、晚上3次来到山西省襄汾县利明选矿厂尾矿库重大隐患治理除险现场,指导督促除险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晚22时,在现场主持召开了由“9.8”事故调查组部分成员、专家和地方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分析会,做出以下决定:一是再向下延伸排渗井,直至到尾矿库底部。二是再按此方案挖掘两口排渗井,以加快渗排水进度。三是待隐患彻底消除后,由县政府委托有关设计单位对该尾矿库进行评估,做出闭库设计,然后按照规定对尾矿库内固结尾砂进行削坡推平处理,达到闭库要求,依法予以关闭。四是完善应急预案与设施,一旦挖掘中发生险情,立即有力施救。五是实行专人专盯,24小时现场进行监控。
9月23日凌晨0时30分,又一次接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后,王德学立即向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有关同志和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传达,并就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工作,提出了要求。
23日上午,为进一步摸清襄汾县尾矿库生产安全实际状况,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抽查了附近的7个尾矿库。经查,这7个库都属违规私堆乱筑的坝体,现都已停产。这7个尾矿库中,有4个库目前停产无危险,但如果再生产,库内矿浆和水达到库容最大限度时,就十分危险。其中亨欣选矿厂的尾矿库内存有尾砂约10万立方米,含水不多,但也是没有排洪系统和任何安全设施,隐患严重。因该库距公路和一个较大的村庄只有150米左右,公路上常有人、车通过,一旦有降雨,易导致溃坝,引发事故。针对这一情况,王德学当场与专家和省、市、县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研究,决定:一是在该尾矿库左坝肩即南侧挖掘溢洪沟,沟宽2米。二是在下游出口处修建4×2×1米的消力池。三是昼夜不停施工,力争24日晨7时前完工。四是加强安全监控,实行24小时专人盯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施工。五是加强气象观测,及时传递信息,一旦有降雨预报,立即组织人员对危险路段进行封堵。六是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责任和措施。七是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有关同志和专家要同时对消除该库隐患加强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之后,于下午15时30分和晚上22时,又来到亨欣选矿厂尾矿库隐患治理除险现场,指导督促治理隐患工作,及时调整了工作方案,加快了工作进度。
9月24日上午9时,国务院“9.8”事故调查组对山西省襄汾县亨欣选矿厂尾矿库隐患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至24日晨8时,仅用15个小时,亨欣选矿厂的尾矿库就成功排除重大险情。具体工作是:按照既定方案,调用了大型装载机7台、挖掘机4台、照明车6辆,投入作业人力20余人、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100余人,还聘请尾矿库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自23日下午17时,溢洪道开始挖掘,全体参加排险人员都坚守岗位,一直到24日上午8时,经过15个小时的艰苦施工,挖掘土方2万余立方米,开挖出一条长约200米、深5米、宽2米的溢洪道,取得了亨欣选矿厂尾矿库隐患治理除险战役的胜利。
目前,利明选矿厂尾矿库重大隐患治理除险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
在此期间,王德学还出席了山西省政府在临汾市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现场会,对山西省如何吸取“9.8”特别重大事故教训,切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