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农情调度,目前全国玉米、大豆收获已过九成,中稻和一季稻已收80%以上,晚稻已经开镰收割,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近八成。从各地农业部门反映的情况看,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有望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在当前世界经济严重低迷的形势下,我国粮食丰收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粮食生产是在连续4年增产、自然灾害频发重发、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挑战空前严峻的情况下展开的,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粮食生产和抗灾救灾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及时做出部署安排。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亲临粮食生产和抗灾救灾第一线,检查指导地方做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
二是强农惠农政策有力。今年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总量增加、增幅提高、拨付提前,“四补贴”资金规模达1028.63亿元,比上年增加一倍,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指导服务扎实有效。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宣传落实政策,狠抓技术培训,强化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实用增产技术,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
四是高产创建示范带动。通过集成技术,集合资源,集中力量,建立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平衡增产。在农业部组织建立的500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中,143个小麦示范片平均亩产540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高221公斤;63个早稻示范片平均亩产519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高150公斤。玉米、大豆等高产创建也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五是防灾减灾落实到位。各级农业部门见势早、反应快、行动迅速,有力有序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加强草地螟、蝗虫和水稻“两迁”害虫等病虫害防治,虫口夺粮,挽回了灾害损失。


在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水稻种植户在收割水稻(9月26日摄)。2008年黑龙江省将有望实现粮食总产达到400亿公斤目标,并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以上。秋收时节,在广柔的黑土地上,农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农业部:全国秋粮收获过六成 全年粮食大头到手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 董峻)据农业部10月7日农情调度信息显示,当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进入高峰,已收获秋粮近7亿亩,占应收面积的63%。
其中,中稻和一季稻已收1.76亿亩,完成67%;玉米已收3.23亿亩,完成71%;大豆已收1.08亿亩,完成79%。加上今年已经收获的夏粮和早稻,目前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的70%以上已收获到手。 详细》
农业部: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四成 秋冬种进展顺利
目前,秋粮收获已逐渐进入高峰。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9月30日,全国已收获秋粮4.9亿亩,占应收面积的44%。分作物看,已收中稻、一季稻1.4亿亩,完成54%;已收玉米2.1亿亩,完成46%;已收大豆8550多万亩,完成63%;双季晚稻处于孕穗至乳熟期,预计10月底开始收获。分地区看,南方已收秋粮47%,其中中稻、玉米、大豆分别完成61%、36%和67%,西南地区已收获中稻、玉米、大豆75%以上;北方已收秋粮42%,其中东北四省(区)已收水稻31%、玉米23%、大豆6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