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国家防总:科学应对防汛抗旱保奥运实现预期目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21日   来源:水利部网站

    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残奥会已经胜利闭幕。为确保奥运期间北京等奥运会和残奥会主办、协办城市防汛抗旱安全,国家防总高度重视、超前部署、超常规应对,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精心组织、科学应对、运转高效。在京津地区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多情况下,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准备,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确保了大江大河安澜,重要堤防、水库等防洪工程运行正常,为举办奥运营造了有利氛围。奥运期间,奥运场馆及周边区域和市区交通畅通,奥运举办城市无一人因洪涝灾害死亡,城市供水得到有效保障,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平安奥运”迎汛保障任务,实现了“奥运会度汛安全、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汛抗旱保奥运的预期目标。

    一、领导重视,保证了防汛抗旱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早在4月21日,国家防总就召开了200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强调了奥运会期间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作出总体部署。7月4日,在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回良玉副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北方地区防汛工作会议,实地考察了海河流域防汛工作,并对防汛抗旱保奥运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于7月25日对北京市永定河等重点防洪部位和奥运公共区、奥运水上公园的奥运保障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

    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市委书记刘琪、市长郭金龙靠前指挥,检查奥运公共区周边排水安全和抢险队伍布控落实情况,奥运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近10次现场查看道路排水工作,紧急采取措施,应对强降雨袭击;上海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奥运安保工作;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等领导多次现场检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防汛保奥运工作。

    二、充分准备,奠定了安全举办奥运的坚实基础

    国家防总6月18日批复成立海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加强了流域内北京等奥运会和残奥会主办、协办城市的防汛抗旱统一指挥调度,保奥运防汛安全的组织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鉴于海河流域防汛和保奥运防洪安全的特殊重要性,主汛期前中央财政安排了水利基金和保奥运防洪安全专项经费6399万元,有关省(市)防汛部门严把质量关,加快施工进度,一大批加强奥运防洪安全的防洪工程和非工程项目顺利交付使用。7月18日国家防总组织海河流域各省市举行了北三河防汛调度和抢险演习,重点检验指挥调度、防汛通信、抗洪抢险等方面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行。同时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了各项防洪减灾应急预案和抢险方案。

    北京市防汛部门加强预案建设,奥运公共区和23个比赛场馆一馆一预案、42座下凹式立交桥一桥一预案、82座雨水泵站一处一预案、首都机场、红领巾桥等6处重点易积水点一点一预案,同时排查和疏通了5100公里排水管线,清掏了12万座道路雨水口,保证了城市排水系统的畅通。上海市为保证城市供水安全,采取人防、物防、技防和犬防“四管齐下”的措施,加强供水企业的安全防范,在长江和黄浦江水源地新增73个监测点,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天津市开展引滦水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使64.2公里的引滦输水明渠达到无杂物、无漂浮物、无堆砌物、无垃圾、无死角,水面净、堤岸净、绿地净、闸涵净的“五无”、“四净”整治标准。

    三、科学决策,实现了防汛抗旱保奥运预期目标

    国家防总加强防汛会商,密切监视水、雨、工情,及时发布预测预警信息,科学调度防洪工程,果断做出抗洪抢险决策,实现了防汛抗旱保奥运预期目标。奥运期间正值台风生成和登陆的多发时期,我国先后遭受第9号“北冕”、12号“鹦鹉”、13号“森拉克”、14号“黑格比”、15号“蔷薇”等台风的袭击,国家防总超常规应对,针对每个台风专门召开异地视频会商会,多次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部署各项防台风措施,同时紧急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防台风工作,由于应对及时,决策科学,台风灾害损失得到有效控制。8月9日至11日,京津地区出现了一次较强降水过程,部分河流明显涨水,国家防总密切关注雨情发展,多次进行汛情会商,紧急部署防御工作,要求重点城市防汛部门加强值守,科学调度,检查城市排水管网,及时排除积水。奥运期间,全国局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暴雨和山洪灾害,因防御工作超前,各项措施有力,洪涝灾害损失大大低于历史同期水平。与1991年以来的多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和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减少了79%、76%和44%,为奥运会期间整个社会政治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北京是奥运会主办城市,奥运会期间全市累计降雨量133毫米,比多年同期高出53%,为近十年之最。北京市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24小时值守,全天候监视天气变化,抢险队伍一线布控和戒备,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抢险排涝迅速,奥运防汛应急保障体系严密、高效。8月10日北京市出现了强降雨,城区共出动防汛抢险人员4275人、抢险车辆200辆、水泵260台,打捞雨水口千余次,巡查平房12165间次,楼房1399幢次,疏通排水19处,及时转移群众359户1000人,确保了全市二、三、四环路,城市交通干道未出现积水现象,奥运场馆设施及城市基础设施运转正常。奥运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及周边排水迅速,23座比赛场馆周边道路无一积水,雨中场馆设施运行正常,因强降雨影响赛事安全的事故率为零,200余公里奥运专用道路无一处积水,十三陵水库铁人三项赛、公路自行车赛、马拉松等赛事顺利进行。

    青岛市在举办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期间,先后发生两次大到暴雨过程,市防汛部门及时启动了防汛、防台风、防风暴潮、山洪预防、防海啸等应急预案,赛事举办期间防汛应急抢险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各项工作及时、高效;同时科学决策,先后23次对水库等防洪工程进行调度,大中型水库共拦洪蓄水5.29亿立方米,保证了赛事期间主要河道水位全部在警戒水位以下运行,确保了全市没有发生大的险情和灾情,保障了奥帆赛、残奥帆赛的顺利举办。

 
 
 相关链接
·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等召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建50周年庆典大会召开
· 水利部部长在国际水利水电高层论坛开幕式的讲话
· 国际水利水电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陈雷讲话
· 2008-2009年度黄河防凌工作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
· 陈雷:到2020年科技对我国水利的贡献率将突破60%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