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铁道部党组中心组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召开专题学习体会交流会。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强调,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铁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各项工作、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开创和谐铁路建设的新局面,为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交流会上,刘志军首先就“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铁路工作各个方面”谈了学习体会。他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坚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新的发展实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能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铁路事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六大之后,部党组从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明确提出了和谐铁路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全路努力实现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全面发展。按照这一发展目标和思路,经过几年艰辛努力,我国铁路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回顾几年来铁路改革发展的历程,最深刻的体会是,科学发展观是铁路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指针,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当前,我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加快发展和提高发展质量方面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铁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各项工作、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开创和谐铁路建设的新局面,为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刘志军强调,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要求,认真解决影响和制约铁路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的步骤,进一步摸清、找准铁路系统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一方面,要坚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有什么问题就分析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及时反映学习实践活动在促进问题解决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要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推动制度创新,在铁路系统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制度机制。
刘志军指出,要坚持学以致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铁路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一,坚持把增强全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作为促进铁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和谐铁路建设的认识,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制度机制,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铁路的科学发展。
第二,坚持把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作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全路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坚定地抓住发展运输生产力这个第一要务,在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上下工夫。要集中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进一步掀起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新高潮。当前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通过加快铁路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最大限度地增加开工项目,扩大在建规模。
第三,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铁路作为公共服务行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始终把运输安全工作摆在铁路工作的首位,确保旅客货主生命财产安全。要确立以旅客货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人民群众对铁路工作的新期待,建设人性化的铁路,为旅客货主提供最大方便和最佳服务。要针对社会普遍关注、旅客货主反映突出的问题,努力更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
第四,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促进铁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要统筹处理好加快发展步伐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方式,实现集约经营;统筹处理好发展运输生产力与强化管理基础的关系,各项管理工作都要强化,实现对运输安全、铁路建设、技术创新、运输经营的规范管理;统筹处理好发展生产与提高广大职工生活水平的关系,从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职工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统筹处理好发展生产与思想政治建设的关系,加强铁路系统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
第五,坚持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要进一步转变铁道部职能,深化铁路基础性改革,创新路地合作建路机制,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铁路技术自主创新机制,在和谐铁路建设的各个方面,广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为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彭开宙就“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和实现途径,铁路实现历史性进步是铁道部党组坚持统筹兼顾的结果。一是总揽全局,抓住了铁路发展的主要矛盾;二是统筹规划,迅速掀起了大规模铁路建设高潮;三是扩大开放,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四是远近结合,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取得显著成效;五是以人为本,在服务人民群众和关心职工切身利益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当前,在铁路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解决铁路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统筹新增运输资源与既有资源利用,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统筹全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亚东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运输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切实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运输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积极妥善应对经济危机对铁路的影响、全力以赴抓好增运补欠的同时,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加快铁路建设和发展步伐,不断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改进运输安全和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使铁路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这一根本要求。
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陆东福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铁路责任艰巨、机遇难得。和谐铁路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宏伟实践、战略举措。当前,加快铁路建设的认识更加统一、规划更加完善、机制更加有效、制度优势更加突出,要抓住机遇把握大局,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铁路建设。
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春房就“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更加深入、更有创造性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确保大规模铁路建设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一是更新建设理念,提高科学发展认识;二是落实“六位一体”要求,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三是狠抓科技创新,提高施工作业水平;四是以素质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五是加强内外协调,提供有力保障。
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国就“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作了专题发言,阐述了“又好又快”的深刻内涵,并指出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又好又快的理念,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狠抓节能减排、实现城乡统筹、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推进改革。他说,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铁路肩负着重要责任。要加快铁路发展步伐,充分发挥铁路的比较优势;要改进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铁路经营质量。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加大对各运输企业发展质量的考核,推动铁路又好又快发展。
铁道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安立敏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了专题发言。她指出,通过深入学习,加深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的建设的领会,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形成发展共识;加强?车淖橹ㄉ瑁苏⒄沟枷颍患忧康车淖鞣缃ㄉ瑁繁7⒄故敌В患忧康车闹贫冉ㄉ瑁娣斗⒄剐形患忧糠锤ㄉ瑁俳蒲Х⒄埂?
铁道部党组成员、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国一民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专题发言,简要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重大意义以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的理解和认识。他在谈到铁路工会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注意的问题时指出,在建设和谐铁路过程中,铁路工会要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以职工为本、尊重职工创造精神、当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工会工作与“三个文明”建设统一,坚持多为职工办实事,把部党组的关怀送到职工心坎上。
刘志军在交流会最后强调,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是基础。要把深入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紧密联系铁路改革发展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和谐铁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组织学习、开展研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依据,破解难题、完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以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为根本目的。要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铁路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铁路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铁路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林晓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