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今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其中明确要求由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专项规划。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具体行动,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的分工要求和部领导的指示精神,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会同农村中心,与教育部科技司、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等部门代表以及《规划》总体专家组的部分专家,分南方、北方两个调研组于2008年11月3日-6日、10日-13日分别对湖南、江西、黑龙江、吉林等四个粮食主产省进行了实地调研。
此次专题调研是编制《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对四个粮食主产省的实地调研,摸清农业和粮食科技发展现状,了解制约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因素,分析未来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和科技发展潜力,提出依靠科技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和措施,为制定《规划》提供依据。调研期间,两个调研组分别与四个省的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农机、畜牧兽医等有关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以及大型涉农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了省内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市县农村的田间地头,对乡村干部和种粮农民代表进行了走访和座谈,详细了解粮食生产和农机装备以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科技需求等情况。
通过四省调研的总体情况看,着眼未来,农业及粮食科技工作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一是农业和粮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技术和产品自给率低,尤其是在优质高效抗逆新品种选育以及配套耕作施肥技术研发、大马力农机具开发、农村新能源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亟待突破;二是引导和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科技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县市本级农业科技投入的保障机制还没有形成,导致农业产业总体科技含量偏低,行业竞争力偏弱;三是农业科技成果储备不足、成熟度差,体现在农业防灾减灾、农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急响应不够;四是农田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降低,表现为水利灌溉设施老化,耕地质量也在不断下降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规划》的编制,调研组提出:一是要以带动产业前沿关键技术升级为重点,加快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研究,重点加快研究适应新形势下的现代农业栽培技术和农机装备,做好技术储备;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建立长效支持机制;三是探索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四是加大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引导企业不断完善“科研+企业+基地+农民”的一体化经营机制;五是加强农业抗灾减灾技术研究,提前部署应对灾害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储备,把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