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气象出版社成立30周年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首发式在京举行。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主任、主编、原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局党组成员孙先健和李泽椿、许健民、陈联寿等院士和专家出席了庆典活动。

30年来,气象出版社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新闻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面向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先后出版了6000多种专著、译著、气象资料、图集、规范手册、教材以及工具书、科普读物,在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0年来,气象出版社积极为基层气象台站选配优秀科技图书,在建设学习型部门、推广气象科技成果、提高气象队伍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气象出版社坚持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普宣传为重点,面向农村、学校、社区出版气象科普图书,为宣传普及气象科技知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气象出版社已发展成为全国出版事业的一支生力军,气象事业和气象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气象宣传战线的重要阵地,提高气象业务科技水平的重要渠道。
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出版的重点图书《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历时十年,共32卷,2000多万字,全面系统地整理、收录了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各类气象灾害,客观地记录了由气象原因直接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总结了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发生规律、成因,是一部融真实性、史料性、研究性为一体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全,填补了我国气象灾害研究的一项空白,并为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郑国光指出,气象出版社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认真总结30年的办社经验和成就,在中国气象局党组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发展意识,优化图书选题结构,加强出版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在传承气象科学成果、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气象队伍科技素养、弘扬先进气象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为我国气象事业和出版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再作新贡献。
邬书林指出,气象出版社在为气象事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立足本专业、面向大科技”,拥有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气象出版社的发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全国出版业的历史性进步。希望气象出版社以纪念成立30周年为契机,认真回顾与总结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经验和不足,发扬优良传统,珍惜发展机遇,进一步改革体制、创新机制,解决制约出版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为出版事业的发展再写新的篇章,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再立新功。(郑菲 吴家翔)
会上,温克刚介绍了《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纂出版有关情况,郑国光和邬书林为《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新书揭幕。活动由中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孙先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