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贵州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中小企业局正式发布《改革开放30年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指出,3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是贵州省改革开放最伟大的经济成就之一。
报告全面回顾了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1978年底,全省城镇个体经济只有1644人,私营经济为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贵州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大体经历了起步、成长和发展等3个阶段,已经成为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扩大财政收入、推动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达到54812户,注册资本777.44亿元;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0.77万户。经过30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左右上升到31.3%,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不足4%上升到44%,非公有制商业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7%左右上升到57.2%。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和上缴税收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提供了136.5万个就业岗位,极大缓解了全省人口的就业压力。
报告同时指出,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与全国和周边省市相比,依然存在企业产权不明晰、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经营观念落后等明显差距。
报告称,非公有制经济既是贵州经济运行的短腿,也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所在,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做大做强贵州经济的突破口,坚持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认真落实“非禁即入”等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报告还附录了老干妈、汇通华城、好一多、牛来香等贵州省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成长的典型案例。